引吭高歌
  • 【拼音】:  

    yǐn háng gāo gē

  • 【注音】:  

    一ㄣˇ ㄏㄤˊ ㄍㄠ ㄍㄜ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引吭高謌

  • 【简拼】:  

    YHGG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正音】:  

    吭;不能读作“kànɡ”。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吭;不能写作“亢”。

  • 成语意思

  • 解释:

    引:拉;伸;吭:喉咙;嗓子。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 出处:

    晋 张华注《离经》:“搏则利嘴,呜则引吭。”

  • 语法:

    引吭高歌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 示例:

    她们引吭高歌的时候,曳声很长,抑扬起落。(叶圣陶《醉后》)

  • 英语:

    sing with outstretched neck

  • 俄语:

    грянуть звонкую песню

  • 日语:

    のどを張 (は)り上げて高 (たか)らかに歌う

  • 反义词:

    默不做声

    • 1、荆轲出发前,悲壮激昂,引吭高歌
    • 2、为我们的事业引吭高歌吧!
    • 3、荆轲出发前,悲壮流失昂,引吭高歌
    • 4、在联欢会上,他们引吭高歌,手舞足蹈。
    • 5、黄公鸡昂首曲颈,正在引吭高歌,犹如一位初次登台的男高音歌唱家,神采飞扬。 
    • 6、我的歌喉太没味儿,我甚至连自己的书房里都不敢引吭高歌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HH
    • 五行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拼音háng,kēng
    • 注音ㄏㄤˊ,ㄎ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YMN
    • 五行

    háng

    1. 喉咙,嗓子:引吭高歌。

    kēng

    1. 出声,发言:吭气。吭声。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MKF
    • 五行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 拼音
    • 注音ㄍㄜ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SKSW
    • 五行

    (1)(名)歌曲:民~|山~儿|唱一个~儿。

    (2)(动)唱:~者|高~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