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晨钟
mù gǔ chén zhōng
ㄇㄨˋ ㄍㄨˇ ㄔㄣˊ ㄓㄨㄥ
常用成语
暮皷晨鐘
MGCZ
联合式成语
晨;不能读作“cén”。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暮;不能写作“幕”。
成语意思
解释:
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之声。比喻令人警觉醒悟的学说或言论。形容僧尼那样寂寞单调的生活。
出处:
南北朝 庚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语法:
暮鼓晨钟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示例:
我委实的捱不彻暮鼓晨钟。(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
英语:
the solitary life of a monk
近义词:
- 1、精舍的暮鼓晨钟,能洗涤我的身心。
- 2、我盼能得一友,暮鼓晨钟般每日提醒着我。
- 3、老师对我们的教诲,真似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啊!
- 4、他的话犹如暮鼓晨钟一样,使我警醒。
- 5、他的一番话语,有如暮鼓晨钟,使我大澈大悟。
- 6、爷爷住在佛寺裡,生活作息都以暮鼓晨钟为准。
字义分解
- 拼音gǔ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鼓
- 五笔FKUC
- 五行木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 拼音chén
- 注音ㄔㄣˊ
- 笔划11
- 繁体晨
- 五笔JDFE
- 五行金
(名)早晨;有时也泛指半夜以后到中午以前的一段时间:清~|凌~。
与暮鼓晨钟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