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无缚鸡之力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ㄕㄡˇ ㄨˊ ㄈㄨˋ ㄐ一 ㄓ ㄌ一ˋ
生僻成语
手無縛鶏之力
SWFJZL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 1、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
- 2、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已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能文能武的脑力劳动者。
- 3、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怎么会去杀人呢?
- 4、他大病初愈,手无缚鸡之力。
- 5、泗逸叔说笑,想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又有何能替人分忧解惑?
- 6、你不要看朱利安手无缚鸡之力,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字义分解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手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7
- 繁体鷄
- 五笔CQYG
- 五行木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手无缚鸡之力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