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龙的成语
-
来龙去脉 lái lóng qù mài
来龙:龙头之所在。过去看风水的人把山脉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的连贯着;可以看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比喻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
跨凤乘龙 kuà fèng chéng lóng
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 -
亢龙有悔 kàng lóng yǒu huǐ
指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有败亡之悔 -
踞虎盘龙 jù hǔ pán lóng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
矫若游龙 jiǎo ruò yóu lóng
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
蛟龙戏水 jiāo lóng xì shuǐ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
蛟龙得水 jiāo lóng dé shuǐ
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
蛟龙得雨 jiāo lóng dé yǔ
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
蛟龙擘水 jiāo lóng bò shuǐ
蛟龙破浪前进。比喻船驶得快。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放舩縱櫂鼓聲促,蛟龍擘水争馳逐。” -
骥子龙文 jì zǐ lóng wén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
活龙活现 huó lóng huó xiàn
龙:古代传说的一种灵怪动物。指像活的龙出现一样。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 -
火龙黼黻 huǒ lóng fǔ fú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
活龙鲜健 huó lóng xiān jiàn
形容健壮有活力。 -
黄龙痛饮 huáng lóng tòng yǐn
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后遂以“黄龙痛饮”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
画龙刻鹄 huà lóng kè hú
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
画龙不成反为狗 huà lóng bù chéng fǎn wéi gǒu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
虎跃龙骧 hǔ yuè lóng xiāng
骧:马首昂举,上举;龙骧:比喻气概威武。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 -
虎啸龙吟 hǔ xiào lóng yín
啸:兽类大声吼叫;吟:鸣。像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比喻声音洪大或英雄豪杰叱咤风云 -
虎步龙行 hǔ bù lóng xíng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
虎掷龙挐 hǔ zhì lóng ná
比喻群雄相争。 金 李献能 《荥阳古城登览寄裕之》诗:“虎擲龍挐王伯事,天荒地老古今情。” 金 元好问 《楚汉战处同钦叔赋》:“虎擲龍挐不兩存,當年曾此睹乾坤。一時豪傑皆行陣,萬古河山自壁門。” -
虎据龙蟠 hǔ jù lóng pán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
虎跳龙拿 hǔ tiào lóng ná
拿:取。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 -
虎卧龙跳 hǔ wò lóng tiào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
虎窟龙潭 hǔ kū lóng tán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
虎踞龙盘 hǔ jù lóng pán
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