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得水
  • 【拼音】:  

    jiāo lóng dé shuǐ

  • 【注音】:  

    ㄐ一ㄠ ㄌㄨㄥˊ ㄉㄜˊ ㄕㄨㄟˇ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蛟龍得水

  • 【简拼】:  

    JLDS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正音】:  

    蛟;不能读作“jiǎo”;得;不能读作“kě”。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 【辩形】:  

    蛟;不能写作“狡”。

  • 成语意思

  • 解释:

    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 出处:

    管仲《管子 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 语法:

    蛟龙得水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 示例:

    西伯夸官先饮宴,蛟龙得水离泥沙。(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

  • 英语:

    A bold man gets an opportunity to show his prowess.

  • 近义词:

    如鱼得水飞黄腾达一鸣惊人

  • 反义词:

    怀才不遇蛟龙失水

    • 1、老杨到计算中心去作了,这一下他真如同蛟龙得水,大可以施展一番了。
    • 2、一到报社,他立即如蛟龙得水,大展拳脚。
    • 3、刘丽到生物研究所去作了,这一下她真如蛟龙得水,大可以施展一番了。
    • 4、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 5、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
    • 6、赵兴武并非虎落平阳,一蹶不振;而是蛟龙得水,更胜从前。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JUQY
    • 五行

    (名)蛟龙;古代传说中所说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XV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dé,děi,de
    • 注音ㄉㄜˊ,ㄉㄟˇ,˙ㄉㄜ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JGF
    • 五行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děi

    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de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