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的古诗

空梁曾是营巢处,零落年时侣。
天南地北几经过,到眼剩山残水已无多。
夜深案牍明灯火,阁笔凄然我。
故人热血不空流,挽作天河一洗为神州!
菊以隐逸称,殆未得其似,志洁而行芳,灵均差可拟。
生也不逢时,落叶满天地。
枝弱不胜花,凛凛中有恃。
繁霜作锻练,侵晓色逾美。
忍寒向西风,略见平生志。
一花经九秋,未肯便憔悴;残英在枝头,抱香终王坠。
寒梅初破萼,已值坚冰志;相逢应一笑,异代有同契。
少壮今成两鬓霜,画图重对益彷徨。
生惭郑国延韩命,死羡汪锜作鲁殇。
有限山河供堕甑,无多涕泪泣亡羊。
相期更聚神州铁,铸出金城万里长。
梅花有素心,雪月同一色。
照彻长夜中,遂令天下白。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
一腔血,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襟循环细读,残灯如豆。
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僝僽。
愧戴郄头颅如旧。
跋涉山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
肠已断,歌难又。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秋来凋尽青山色,我亦添头白。
独行踽踽已堪悲,况是天荆地棘欲何归。
闭门不作登高计,也揽茱萸涕;谁云壮士不生还,看取筑声椎影满人间。
后山诗句古今传,我更拈花一惘然。
古色最宜邀冻石,孤标只合耦冰仙。
淡黄月色无风夜,凝碧池光欲雪天。
着此数枝更清绝,不辞耐冷立阶前。
卧听钟声报夜深,海天残梦渺难寻。
舵楼欹仄风仍恶,灯塔微茫半月阴。
良友渐随千劫尽,神州重见百年沉。
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生平未尽心。
飘飘一叶,看山容如枕,波痕如簟。
谁道长江千里直,尽入襟头舒卷。
暮斐跏眨?氯a新浴,风定波微展,翛然携手,云帆与意俱远。
记否烟树凄迷,年年飘泊,泪洒关河遍。
恨缕丝千万结,才向东风微展。
野藿同甘,山泉分汲,蓑袂平生愿;呢喃何语,掠舷曾笑双燕。
人生何苦催头白,知也无涯,忧也无涯,且趁新晴看落霞。
春光酿出湖山美,才见开花,又见飞花,潦草东风亦可嗟。
周遭风雨城如斗,凄怆江潭柳,昔时曾此见依依,争遣如今憔悴不成丝。
等闲历了沧桑劫,枫叶明于血,欲怜画笔太缠绵,妆点山容水色似当年。
一点冰蟾,便做出十分秋色,光满处。
家家愁幂,一时都揭。
世上难逢干净土,天心终见重轮月。
叹桑田沧海亦何常,圆还缺。
雁阵杳,蛩声咽。
天寥阔,人萧瑟。
剩无边衰草,苦萦战骨。
挹取九霄风露冷,涤来万里关河洁。
看分光流影入疏巢,乌头白。
生就的独木桥,容我过一遭,须不是自打嘴来自相饶。
将世情儿嘲,将欢兴儿闹。
这一遭,语不尽的妙。
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
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澹秋颜色胜秾春,却为飘零暗怆神。
风妒霜怜两无谓,不辞泛菊慰灵均。
双峡如花带雨开,临流顾影自徘徊。
几疑天上银河水,来作人间玉镜台。
一朝风雨透疏枝,三百年来志未期。
血上眉头凝赤月,路歧足下勒冥碑。
太山欲极将倾此,天水流分尽逆之。
举国西门多少处,龙安不入祖黄祠!
初阳如月逗轻寒,咫尺林原成远看。
记得江南烟雨里,小姑鬟影落春澜。
西风无地著兰根,未读黄书已断魂。
细雨潇潇梦何处,江东云树拥孤村。
鸳鸯湖上泛鸳鸯,烟雨楼头未夕阳。
情似春潮无畔岸,思如幽草有芬芳。
惊鸿照影空回首,别鹤流声易断肠。
罗袜凌波原一瞬,只宜画里与端详。
回润初苏柳,馀寒尚噤莺。
天仍含宿雨,人已乐新晴。
负笈儿趋学,提篮妇馌耕。
寻常墟里事,入眼总怦怦。
不晴不雨只阴阴,此日西湖倦色侵。
孤塔偶从云外见,好山如在梦中寻。
幽怀自乐波光澹,清啸遥随谷籁沈。
掉到水心亭下泊,半林黄叶识秋深。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