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孔稚圭文享盛名,曾和江淹同在萧道成幕中“对掌辞笔”。豫章王萧嶷死后,他的儿子请沈约和孔稚圭写作碑文,可见他在上层社会中的地位。史称他“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但他对皇 帝所不喜欢的人也从不稍假宽容,其弹章劾表,著称一时。
孔稚圭-生平
齐代宋,武帝永明七年(489),为廷尉。 武帝以《晋律》旧注量刑轻重缺乏标准,命加以删定 。 九年(491),稚圭奏上《律文》20卷、《录序》1卷,并建议依照《五经》之例,国学置律学助教。虽得武帝同意,但未施行。 明帝建武(494—497)初年,为冠军将军、平西长史、南郡太守。 鉴于北魏连年南侵,征役不息,于是上表提出通和之策,明帝不纳。 东昏侯永元元年(499),为都官尚书,迁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 和帝中兴元年(501),卒。
孔稚圭-作风
稚圭风韵清疏, 爱好文咏,性嗜酒,能饮七八斗。居处构筑山水,往往凭几独酌,不问杂事。门庭草莱不除,中有蛙鸣,说以此当两部鼓吹。曾入剡,向褚伯玉学道。伯玉死,为之立碑于太平观。 所著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其佚文为《孔詹事集》。所作《北山移文》,假借“钟山之英,草堂之灵”口吻,对表面隐居山林,实则心怀官禄之士,口诛笔伐,使山岳草木充满嬉笑怒骂之声,文辞工丽恢奇,为骈文中少见之佳作,至今为人传诵。《南齐书》、《南史》有传。
孔稚圭-千古名言
《后汉书》里孔稚圭的一句话: 以天下为量者,不计细耻;以四海为任者,不顾小节。
孔稚圭-地位
孔稚圭文享盛名,曾和江淹同在萧道成幕中“对掌辞笔”。豫章王萧嶷死后,他的儿子请沈约和孔稚圭写作碑文,可见他在上层社会中的地位。 史称他“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但他对皇帝所不喜欢的人也从不稍假宽容,其弹章劾表,著称一时。
孔稚圭-作品介绍
孔稚圭最著名的作品是骈文《北山移文》。他的诗作平庸,《乐府诗集》 所收《白马篇》中“白马金具装”一首还值得一读。但《文苑英华》收录此篇,署为隋炀帝作。从诗篇声律的和谐和写作技巧的成熟来看,恐以作隋炀帝为是。据《隋书·经籍志》,孔稚圭有集10卷,现仅存文10多篇,诗三、四首,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辑有《孔詹事集》1卷。 《游太平山》 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 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
孔稚圭-《北山移文》
孔稚圭最著名的作品是骈文《北山移文》。文章借北山山灵的口吻,嘲讽了当时的名士周颙故作高蹈而又醉心利禄。类似周颙的情况,自两晋以来比较普遍,因此此文笔锋所指,并不限于周颙个人。文章写得尖刻泼辣,通过对山川草木拟人化的描写,嘻笑调侃,因而历来为人传诵。 摘要: 南京的钟山在历史上不知发生过多少奇闻趣事,也不知演出过多少精采的活剧,其中有一桩颇新奇的是发生在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齐朝的事。这桩事记载在齐朝作家孔稚圭的《北山移文》中。移文,是文书的一种,跟檄文相似。北山,又名钟山,就是今天南京的紫金山。所以,《北山移文》,也可以说是《钟山檄文》。据《文选六臣注》吕向的解释,这篇有名的骈体文讲的是:和孔稚圭同时的周顒曾经在钟山草堂隐居,可是等到皇帝徵召的诏书送到山中,他就“志变神动”,应诏出任海盐县令。对这位“缨情好爵”的虚伪隐士周顒,孔稚圭用檄移的文体,假借“钟山之英,草堂之灵”的口吻,给予无情的口诛笔伐。(吕向之说不确,姑从之)
轶事典故
稚圭风韵清疏,爱好文咏,性嗜酒,能饮七八斗。居处构筑山水,往往凭几独酌,不问杂事。门庭草莱不除,中有蛙鸣,说以此当两部鼓吹。曾入剡,向褚伯玉学道。伯玉死,为之立碑于太平观。
所著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其佚文为《孔詹事集》。所作《北山移文》,假借“钟山之英,草堂之灵”口吻,对表面隐居山林,实则心怀官禄之士,口诛笔伐,使山岳草木充满嬉笑怒骂之声,文辞工丽恢奇,为骈文中少见之佳作,至今为人传诵。《南齐书》、《南史》有传。
《后汉书》里孔稚圭的一句话:以天下为量者,不计细耻;以四海为任者,不顾小节。
孔稚圭文享盛名,曾和江淹同在萧道成幕中“对掌辞笔”。豫章王萧嶷死后,他的儿子请沈约和孔稚圭写作碑文,可见他在上层社会中的地位。
史称他“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但他对皇帝所不喜欢的人也从不稍假宽容,其弹章劾表,著称一时。
生平
齐代宋,武帝永明七年(489),为廷尉。
武帝以《晋律》旧注量刑轻重缺乏标准,命加以删定。九年(491),稚圭奏上《律文》20卷、《录序》1卷,并建议依照《五经》之例,国学置律学助教。虽得武帝同意,但未施行。
明帝建武(494—497)初年,为冠军将军、平西长史、南郡太守。
鉴于北魏连年南侵,征役不息,于是上表提出通和之策,明帝不纳。
东昏侯永元元年(499),为都官尚书,迁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
和帝中兴元年(501),卒。
古诗大全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春风的古诗大全
- 写次韵的古诗大全
- 写平生的古诗大全
- 写梅花的古诗大全
- 写东风的古诗大全
- 写风雨的古诗大全
- 写西风的古诗大全
- 写江南的古诗大全
- 写秋风的古诗大全
- 写回首的古诗大全
- 写百年的古诗大全
- 写风流的古诗大全
- 写天地的古诗大全
- 写相逢的古诗大全
- 写悠悠的古诗大全
- 写可怜的古诗大全
- 写少年的古诗大全
- 写寂寞的古诗大全
- 写江湖的古诗大全
- 写流水的古诗大全
- 写功名的古诗大全
- 写清风的古诗大全
- 写夕阳的古诗大全
- 写日月的古诗大全
- 写天涯的古诗大全
- 写长安的古诗大全
- 写纷纷的古诗大全
- 写萧萧的古诗大全
- 写西湖的古诗大全
- 写乾坤的古诗大全
- 写黄金的古诗大全
- 写杨柳的古诗大全
- 写江山的古诗大全
- 写扁舟的古诗大全
- 写桃花的古诗大全
- 写岁月的古诗大全
- 写桃李的古诗大全
- 写落日的古诗大全
- 写文章的古诗大全
- 写绝句的古诗大全
- 写风月的古诗大全
- 写芙蓉的古诗大全
- 写富贵的古诗大全
- 写读书的古诗大全
- 写蓬莱的古诗大全
- 写白日的古诗大全
- 写去年的古诗大全
- 写春色的古诗大全
- 写今朝的古诗大全
- 写白头的古诗大全
- 写世间的古诗大全
- 写徘徊的古诗大全
- 写新诗的古诗大全
- 写斜阳的古诗大全
- 写神仙的古诗大全
- 写黄昏的古诗大全
- 写凄凉的古诗大全
- 写登临的古诗大全
- 写将军的古诗大全
- 写浮云的古诗大全
- 写四海的古诗大全
- 写山水的古诗大全
- 写分明的古诗大全
- 写世事的古诗大全
- 写惆怅的古诗大全
- 写太平的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