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民的古诗

不敢尤人敢怨天,愁来觅酒醉来眠。
五穷有鬼遍相虐,九转无丹别自全。
游食惧违新下令,力耕苦乏旧存田。
灵台坐受忧兵触,荏苒霜华剥鬓玄。
画角声中旧岁除,新年喜气满屠苏。
阳和忽转冰霜后,元气更如天地初。
晚色催诗归草梦,春光随笔上桃符。
闭门贺客相过少,静对梅花自看书。
颜不常朱鬓易斑,流光难驻两跳丸。
一年又是等閒过,百岁只消如此看。
把酒何曾长在手,种桃能得几凭栏。
痴人醉梦不知醒,日夜双鼎抵死攒。
有恨青春老,无营白昼长。
叶新林换绿,花落地生香。
雨意一番足,人家百事忙。
为儒竟成误,悔不早农桑。
片云隔断嶂西峰,三两山花屋角红。
几亩桑麻春社后,数家鸡犬夕阳中。
拾薪涧底青裙妇,倚杖檐间白发翁。
我亦愿来同隐者,种桃早晚趁东风。
禅房花木锁深幽,借与诗人信宿留。
幡影分来半廊月,磬声敲破一林秋。
僧偏好事能青眼,佛本无心亦白头。
试问青松峰外鹤,閒边曾见几人游。
暮色入江郊,霜风两鬓毛。
笛声吹月落,诗兴挟秋高。
谢约南柯蚁,留连左手螯。
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
万甲蟠胸老气雄,将星光照海云东。
声名宣尉裴中立,地步平章韩魏公。
大纛高牙山水县,褒衣博带藻芹宫。
书生端为斯文喜,俎豆先行军旅中。
鼻祖名高三谏官,耳孙玉立又台端。
气增浙左霜威动,面带终南山色寒。
揽辔肯教狼卧地,归班便合豸峨冠。
公余诗兴清於雪,细嚼梅花入肺肝。
寂寞烟林噪乱鸦,青鞋步入野僧家。
云深不碍钟声邮,日转还移塔影斜。
廊下蜗黏沿砌藓,佛前蜂恋插瓶花。
竹床纸帐清如水,一枕松风听煮茶。
林梢初日弄阴晴,露浥溪花笑欲迎。
涧暗只闻泉滴沥,山青剩见鹭分明。
远峰忽转还如绕,险迳徐行亦似平。
莫谓诗成无与和,风篁也解作吟声。
颓阑斜照纲昧丝,陈迹凄凉万古悲。
柘水尚鸣亡国怨,山松曾见受封时。
碑因苔蚀无完字,城为田侵失旧基。
当日东瓯知几战,如今赢得一荒祠。
银台绛蜡泪成堆,四面轩窗尽放开。
花影忽生知月到,竹梢微响觉风来。
豪挥彩笔诗千首,醉倚红妆酒百杯。
游玩未阑归未得,高城漏箭几相催。
布袜青鞋敝絮袍,松扉柴几小衡茅。
云酣才酿腊三月,梅吐又横春一梢。
炭为骤寒偏索价,酒因不饮懒论文。
穷年兀兀从人笑,未用多方作解嘲。
为厌市喧杂,携诗来此吟。
鸟声山路静,花影寺门深。
楼阁庄严界,池塘清净心。
松风亦好事,送客出前林。
样不趋时合便休,都将往事付东流。
眼看浮世自今古,迹与孤云同去留。
泉石定非骑马路,功名不上钓鱼舟。
有时但得句无问,只与渔歌互唱酬。
匹马闰生汗漫游,如今寂寞老林楸。
涉窗半夜青灯雨,幽树下庭黄叶秋。
懒看世情宁睡去,怕伤时事莫吟休。
寒蛩可是知人意,未到莎根只说愁。
十二阑干百尽台,登临洗尽眼中埃。
沙痕长与水吞吐,桥影不妨船往来。
两岸楼台随世换,四山图画自天开。
槎边今古无穷思,都付西风酒一杯。
风暖旗亭煮酒香,醉醒始悟是他乡。
驾言行迈路千里,岂不怀归天一方。
春事渐消莺语老,离愁偏胜柳丝长。
无聊莫向城南宿,淡月梨花正断肠。
敢咎章缝解误人,甘於閒处著閒身。
腹中书在温仍熟,梦里诗成记不真。
引鹤徐行三迳晓,约梅同醉一壶春。
今朝有喜谁知得,新换衔头号散民。
一架琴书一笔床,杜门荏苒送年光。
囊空儘可偿诗债,脚倦犹能入醉乡。
即老菊花偏耐久,未开梅蕊已先香。
眼边管领閒风景,不识人间更有忙。
年来心迹两悠悠,若比孤云儘自由。
既不贪荣安得辱,纵饶无乐亦何忧。
一丝风月严陵钓,千里关山季子裘。
到底行藏定谁是,试将心事问沙鸥。
破晓檐花未放乾,披衣和梦倚阑干。
酿成苔晕地犹湿,老尽莺声风正寒。
无客醉敲金镫响,有人睡怯翠衾单。
牡丹一夜成消瘦,下却珠帘不忍看。
路转峰回又一村,天寒大半俺柴门。
云融山脊岚生翠,水嚼沙洲树出根。
任拥重裘风亦冷,未投荒店月先昏。
今宵只傍梅花宿,赢得清芬入梦魂。
十载重游古凤栖,莲宫新绕绿杨堤。
欲谈世事佛无语,不管客愁禽自啼。
苔滑空廊妨散步,尘错老壁失留题。
僧家田地邻家种,菜甲春风绿满畦。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