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中作·去岁复今日
伏中作·去岁复今日
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
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
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
酷暑虽暂解,余威难速收。
金火两相搏,火壮金欲流。
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
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

作者简介

孔武仲
孔武仲 宋代诗人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雍熙真人金丹成,骑龙逍遥上太清。
一时文物甚炳焕,至今高阁留峥嵘。
道山不为人间设,千秋长镇白玉京。
蓬莱诸仙当闲暇,相邀初作升天行。
宫殿相望金碧动,觚棱半引霄汉明。
锵金宝钥端门辟,四坐江芒炫奎壁。
换鹅何处得遗踪,临水当年应尽墨。
波澜入唐仍浩瀚,追蹑余尘犹十百。
味入噉蔗真渐佳,力未半途多自画。
万物莫如观所聚,我生强半初相识。
相期更乘飞云来,琪花为盘霞为杯,嚥味沆瀣临丹台。
兴尽翩然欲归去,从此心骨无尘埃。
蜚尘冥冥逐马尻,辚辚牛车何太劳。
春霜十日似妥帖,稍晴仍复起波涛。
非徒渐渍襟领黑,复且侵凌宫殿高。
吁嗟性地本安静,何乃纷扰争雄豪。
祗忧飞尽到坤轴,万怪菌蠢难藏韬。
愿回河淮作沟渎,贯穿城郭还周遭。
分衢洒扫万丁力,常遣莹定无秋毫。
身微愿大恐难副,有如画钓搴鲸鳌。
弹冠振衣但随欲,寄身此境何由逃。
年华工密移,回首已春暮。
雨掠夭桃空,风折牡丹去。
芍药殿花阵,披靡不能住。
惟有酴醾开,仙葩照行路。
清香飘夜月,淡态挹晨露。
得酒便孤斟,远驾耽徐步。
我如车上人,醉逐四时鹭。
浩荡无所之,谁能问徒御。
先帝遗弓剑,威灵在九州。
方悲风驭远,已见月衣游。
别殿笙歌动,中天彩翠浮。
觚棱参魏阙,气象拟蓬丘。
羽卫生幢盖,都人识冕旒。
吾君孝心远,文考百无忧。
浮云纷纷鏁太清,骤雨肃肃飞中庭。
冰虀脱粟冷稳骨,欲语寂然谁知譍。
辞家十日心甚壮,今日始觉愁肠并。
仆夫聚首亦不乐,泥深滩密尤难行。
长途何意此艰险,彼苍其谁司晦明。
闭门篝灯夜未久,试绕前楹望星斗。
顽阴稍散避青冥,白月飞光临户牖。
推移变熊俄顷间,坐使惨寂成欢颜。
群奴喧喧亦相语,明日快马临关山。
阴亦不可知,晴亦不可必。
尔曹稳眠莫匆匆,清明更待乐方白。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