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缓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译文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东、壁二星掌管着天下的图书和文章,西园的学士啊,人才济济,翰墨生香。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诵读诗经,诗人懂得了治国的大道理;讲析易经,教人明白宇宙事物的奥秘。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我佐理朝政,肩负着治理天下的重任,又荣受着君王的恩露,常常醉酒如泥。

缓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放声高唱,即席赋兴,谱首词曲奉和,为报答君王知音之情,尽忠竭智辅佐。

东、壁二星掌管着天下的图书和文章,西园的学士啊,人才济济,翰墨生香。 诵读诗经,诗人懂得了治国的大道理;讲析易经,教人明白宇宙事物的奥秘。 我佐理朝政,肩负着治理天下的重任,又荣受着君王的恩露,常常醉酒如泥。 放声高唱,即席赋兴,谱首词曲奉和,为报答君王知音之情,尽忠竭智辅佐。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注解

1
东壁: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主管文章。因以称皇宫藏书之所。
2
图书府:国家藏书的地方。
3
西园:魏武帝建立西园,集文人于此赋诗。一作“垣”。这里的东壁与西园,皆代指丽正殿书院。
4
诗:即《诗经》。
5
易:即《易经》。
6
位窃和羹重:我忝为宰相,负有调理政治的重任。窃,谦词,窃居。和羹,宰相的代称。承蒙皇帝赐宴,不觉喝得酩酊大醉。叨,承受。
7
缓:一作“载”。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赏析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意谓:丽正殿设了书院,成了文人学士聚会赋诗的地方。东、壁,传说是主管天下文人的两种星宿;西园则是三国时期曹植设置的招集文士的学苑。作者在此以一双典故入诗,极写修建书院之盛举德顺长明,甚合天地古今之道。这是一种铺叙,同时隐含着读书人的儒雅清高。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意思是:诵读《诗经》,能了解国家大事;讲习《易经》,可知道天道变数的本源。“颔联写书院传经释易,纵横捭阖,从国风雅颂到四象八卦,商讨经邦治国之道,探问宇宙自然之理,与首联的衔接极其自然。这里作者明写书院的重要作用,但也流露出读书人对博学多识的自负,暗示自己的鸿儒之志今日得成的欣愉。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礼深。”意思是说:我忝为宰相,负有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重任;承蒙皇帝赐宴,不觉喝得酩酊大醉。诗至颈联一转,写自己蒙主重用,深被泽露,甚感知遇之恩,自当竭情而歌,尽忠以报。出句表现了对身居显职、重任在肩的自重与自矜,对句显出了对被泽承露的自得与陶然。

“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大意是:心情激动,吟咏一支颂扬春和景明的乐曲;竭尽才智来依韵赋诗,以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这两句集“载道”与“言志”于一体,浑然无间。

作者简介

张说
张说 唐代诗人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堂邑山林美,朝恩晦日游。
园亭含淑气,竹树绕春流。
舞席千花妓,歌船五彩楼。
群欢与王泽,岁岁满皇州。
仲秋金帝起,五日土行昭。
瑞表壬寅露,光传甲子宵。
阴风吹大泽,梦日照昌朝。
不独华封老,千年喜祝尧。
温谷媚新丰,骊山横半空。
汤池薰水殿,翠木暖烟宫。
起疾逾仙药,无私合圣功。
始知尧舜德,心与万人同。
寒更玉漏催,晓色御前开。
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回。
山知银作瓮,宫见璧成台。
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
周召尝分陕,诗书空复传。
何如万乘眷,追赏二南篇。
郡带洪河侧,宫临大道边。
洛城将日近,佳气满山川。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