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厚先生哀辞
子厚先生哀辞
先生负材气,弱冠游穷边。
麻衣揖钜公,决策期万全。
谓言叛羌背,会可执而鞭。
意趣小参差,万金莫留连。
中年更折节,六籍事精研。
羲农讫周孔,上下皆贯穿。
造次循绳墨,儒行无少愆。
师道久废阕,模范几无传。
先生力振起,不绝尚聊绵。
教人学虽博,要以礼为先。
庶几百世后,复睹三王前。
释老比尤炽,群伦将荡然。
先生论性命,指示令知天。
声光动京师,名卿争芦延。
寘这石渠阁,岂徒修简编。
丞相正自用,立有荣枯权。
先生不可屈,去之归卧坚。
孤嫠聚满室,糊口耕无田。
欣欣茹藜藿,皆不思肥鲜。
近应诏书起,寻取病告旋。
旧庐不能到,丹旐风翩翩。
人生会归尽,但问愚与贤。
借令阳虎寿,讵足骄颜渊。
况於朱紫贵,飘忽如云烟。
岂若有清名,高出太白巅。
门人俱絰带,雪涕会松阡。
厚终信为美,继志仍须专。
读经守旧学,勿为利禄迁。
好礼效古人,勿为时俗牵。
修内勿修外,执中勿执偏。
当令洙泗风,郁郁满秦川。
先生傥有知,无憾归重泉。

作者简介

司马光
司马光 宋代诗人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徐公精笔老生神,石刻犹能妙夺真。
几为通书翻丧宝,愈令好事惜传人。
锋鋩半折犹能健,圭璧微瑕自足珍。
直使尽随如意碎,石家玉树未全贫。
苍鹅集宋幕,游鹿上燕台。
霸气山河尽,王师江汉来。
重围经岁合,严锁夜深开。
废殿余沙砾,颓墙翳草莱。
清时间千岁,良牧借三台。
狱市乘余暇,芜城赋上才。
梦觉繁声绝,林光透隙来。
开门惊乌鸟,余滴堕苍苔。
逼汉敞岩,缘云结飞阁。
东山草树曛,致足登临乐。
昔辞莲幕去,三十四炎凉。
旧物三峰雪,新悲一镊霜。
云低秦野阔,木落渭川长。
欲问当时事,无人独叹伤。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