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菊花译文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清露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清露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 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菊花注解

1
故园:古旧的林苑,也借指故乡。
2
三径:借指归隐者的家园。
3
幽丛:幽幽的花丛,这里指菊花。
4
玄霜:清露。
5
篱落:即篱笆。柳宗元《田家》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菊花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行,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作者简介

唐寅
唐寅 明代诗人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
菜之味兮不可轻,人无此味将何行?
士知此位事业成,农知此味食廪盈,技知此味艺业精,商知此味货利增。
但愿人人知此味,此味安能别苍生?
我爱菜,人爱肉,肉多不入贤人腹。
厨中有碗黄齑粥,三生自有清闲福。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清波双佩寂无踪,情爱悠悠怨恨重。
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尽人从梦里逢。
再托生来侬未老,好教相见梦姿容。
浅浅水,断又续,在山清,出山浊。
曲曲折折难回头,呜呜咽咽日夜哭。
问伊伤心何其多,悔恨当初出幽谷。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