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扬州胡倅赴堂召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
里社久相於,深知我计疏。
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
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
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

作者简介

李曾伯
李曾伯 宋代诗人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自屈星屏佐碧油,艰危同济此风舟。
平山杨柳留佳话,庚岭梅花想胜游。
公到玉阶宜抗论,我寻画舸便归休。
他时若访无真里,野水中间一白鸥。
一水横桥碧作弯,两山排闼以城环。
寺居野色烟光外,春在人情物意间。
点检花稍香浅浅,摩娑苔刻字斑斑。
门前车马空来去,云自无心鸟自还。
十载肝油驻汉关,勋名高压岘南山。
雨滋万顷春犁乐,月淡三边夜柝闲。
为小朝廷留宿望,升真学士重崇班。
九重银信知非远,白玉阶前一武间。
老龙昔未蜕,尝蛰此山中。
霖雨春畴足,风云夜壑空。
两崖高下倚,一径往来通。
不原千金剂,惟祈百谷丰。
几载江湖负隽声,秋风千里起弓旌。
石渠喜得今刘向,宣室应知旧贾生。
台阁致身将贵显,朝廷论事且和平。
更须记取申公语,不在多言在力行。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