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将客西泠填此志感
念奴娇·将客西泠填此志感
双亲老矣,更弟兄潦倒,一般作客。
两字功名何日就,望得门闾头白。
乌鹊依枝,雁鸿印雪,落落饥驱迫。
欲留难住,未行先计归日。
堪叹寂寞芳闺,露花烟草,总是伤心色。
楼上春风增懊恼,莫问绿杨消息。
情泪穿珠,离怀中酒,红袖青衫湿。
丝儿魂瘦,不禁零碎销得。

作者简介

黄燮清
黄燮清 清代诗人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脱裘聊买西湖醉,村醪乍添新价。
远寺藏红,荒汀冻碧,一二闲鸥潇洒。
芦黏絮惹。
问鹤氅寻梅,蹇驴谁跨。
点缀苍寒,隔烟剩有钓鱼者。
清游更谁领略,浩然凝望眼,幽景难写。
秃树琼装,层楼玉耸,除是云林能画。
青山睡也。
笑傅粉残妆,夕阳催卸。
可惜南屏,晚钟容易打。
轻帆最是无情物,年年送人天末。
晕入寒烟,低摇细雨,点逗青山残雪。
浮空万叶。
看垂似天绅,摺成湘箑。
水响菰蒲,柳梢飞过片云活。
扁舟浪游倦矣,算乘风素志,犹未休歇。
樯远针纤,绳横线乱,穿得离肠千结。
河梁赋别。
但挂起斜阳,暮愁重叠。
暝宿荒邮,带来江上月。
烟痕似雪。
有瘦萤几点,飞上衣褶。
料理银簧,坐对瑶天,黄昏韵事幽绝。
凄清不耐离人听,怕剩梦、断时难接。
莫等闲、作弄凉声,挑醒一窗梧叶。
仰见明河浪静,夜深正露重,丝鬓微湿。
袖底香归,指上秋生,逗起惺忪蝴蝶。
栏干闲了谁同倚,但靠碎、半身斜月。
到恁时、寻取双成,偷谱羽衣三叠。
檐牙碎挂琉璃影,宫商为谁烦絮。
逼近绣窗棂,说西风来处。
愁人眠正苦。
误听了、一铃微雨。
细语铮摐,彩丝摇曳,嫩凉庭宇。
宵鼓静方长,黄昏后、支颐背灯凝伫。
好梦已难成,况秋声留住。
开帘频看取。
只楼外、疏星三五。
斗清响、几串玲珑,和竹梢残露。
晚天阔。
秋意江城漏泄。
河桥路,憔悴绿杨,几点归鸦弄残叶。
征衫大瘦绝。
弹铗。
清游未歇。
凉阴袖,三四暮蝉,似向西风诉离别。
平原控金埒。
看野草凄迷,疲马争啮。
烟中楼阁云堆叠。
望远水无际,乱峰争暝,苍茫残照赴雉堞。
正搔首时节。
凝结。
乱愁积。
算抑郁襟怀,筝柱能说。
黄昏泪洒青袍热。
但玉尘捶碎,唾壶敲缺。
遥情千里,试寄与,雁外月。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