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甚天色
兰陵王·甚天色
甚天色。
苦问桃红李白。
伊祈氏,沙际才归,依约春回晓烟湿。
老寒犹煞忒。
景物。
中年惯识。
天应遣,雨洗风梳,柳睡花眠尚无力。
名园谩他适。
任黄四栽培,殷七奇特。
一年好处须寒食。
待花畔携酒,酒边索句,春馀太半未须急。
记旧隐幽寂。
我亦。
几时得。
归检点苔封,评品梅格。
教看林下休官一。
与莺花分界,渔樵争席。
抚松长啸,芳菲事,尽渠惜。

作者简介

李曾伯
李曾伯 宋代诗人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黄梅过雨,望隔林、一缕长烟浮碧。
亟拥征鞍寻午梦,卧看青山排闼。
扫户风清,拂檐云淡,爽气生萧发。
黄粱惊觉,子规枝上啼彻。
堪羡麦熟蚕成,酒香鸡嫩,风味农家别。
幸有住山供活计,何苦江湖南北。
菊老陶园,瓜荒邵圃,空负干时策。
洛阳三顷,胜如金印六国。
问江东父老,十数年来,谁为安石。
万里鲸波,一柱独山立。
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动旌旗色。
虎踞龙盘,有人于此,千载犹昔。
好是元戎,护寒旧手,到处人传,争道公别。
办取风樯,指顾定南北。
只恐为霖,玉麟堂小,留不住台席。
一片仁心,寿身寿国,与同箕翼。
上巍楼、指顾剑东西,依然旧江山。
怅谁为荆棘,委渠天险,薄我风寒。
金瓯经营几载,鸿雁尚漂残。
一片迷棋局,著手良难。
犹幸红旗破贼,有竹边新报,喜听平安。
问纷纷遗事,一笑付凭栏。
愿天驱、五丁壮士,挽岷峨、生意兴春还。
斜阳外,梦回芳草,人老萧关。
轻云暮卷,望澄空如水,千里一碧。
菱镜冰悬,桂输玉碾,喜见中原秋色。
老蟾炯炯无翳,阅尽尘寰今昔,堪恨处,度霓裳曾到,长生宫阙。
坐客。
休叹息。
看此清光,天岂限南北。
便好乘风,为持玉斧,修取山河如一。
西湖旧时花草,会遣孀娥重识。
从今去,举太平玩事,长如今夕。
百年过半也。
怅壮心零落,鬓星星也。
风儿渐凉也。
近中秋月儿,又初生也。
田园暇也。
矍铄哉、是翁也。
记当时,弧矢垂门,孤负四方志也。
休也。
牙签插架,玉帐持麾,总成非也。
浮生梦也。
皇皇欲、奚为也。
趁身闲、随分粗衣淡饭,一笑又可妨也。
问神仙,底处蓬莱,醉乡是也。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