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淮河四绝句·两岸舟船各背驰
初入淮河四绝句·两岸舟船各背驰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初入淮河四绝句·两岸舟船各背驰译文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只能看到鸥鹭无拘无束无人管束,自在的在南北之间飞翔。

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 只能看到鸥鹭无拘无束无人管束,自在的在南北之间飞翔。

初入淮河四绝句·两岸舟船各背驰注解

1
两岸:淮河两岸。
2
交涉:接触。
3
难为:难以做到。
4
余:看到。
5
鸥鹭:鸥鸟和鹭鸟的统称。
6
拘管:拘束、管束。

初入淮河四绝句·两岸舟船各背驰背景

淳熙十六年冬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初入淮河四绝句·两岸舟船各背驰赏析

这首诗含思婉转,颇具匠心,诗人采取了虚实相生的写法。

诗的前两句“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无关涉;一过淮水,似乎成了天造地设之界。“波痕交涉”之后,著以“亦难为”三字,凝聚着作者的深沉感喟。含思婉转,颇具匠心。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

诗的后两句“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这里最幸运的要数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飞翔。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渴望。

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人们能过上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作者简介

杨万里
杨万里 宋代诗人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雪花遣霰作前锋,势破张皇欲暗空。
筛瓦巧寻疏处漏,跳阶误到暖边融。
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处火失红。
方讶一冬暄较甚,今宵敢叹卧如弓。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春,因呈子西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
道是今年胜去年。
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崇,频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
儿信问平安。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