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词·山中兮何游
山中词·山中兮何游
山中兮何游,登彼山兮乐天高。
弃吾马以取步,降吾车兮足两履。
石当道兮行旁,木碍上兮下俯。
曾蹈险之非艰,聊凭高兮下顾。
何所视之乃牛,而独见之如鼠。
彼促促者出其下兮,曾其身之非伛。
吁嗟徂兮,离娄之死则已,古之不较其为短长兮,何独计其高下。
山高兮崔嵬,山之路兮百折而千回。
趋前行而就挽,笑顾後使推之。
彼游者谁兮,何以子之车来。

作者简介

王令
王令 宋代诗人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
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
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风回地近兮将亦闻乎犬鸡。
信有居者兮,盍亦往而从之。
语何为乎独秦,服何为乎异时。
见何惊兮遌错,貌何野而栖迟。
问何迂兮古昔,听何感而喑噫。
秦崩晋代兮河覆山移,天颠地陷兮何有不知。
上无君兮孰主,下无令兮孰随。
身群居而孰法,子娶嫁而孰媒。
既弃此而不用,何久保而弗离。
岂畏伏於乱世兮,犹鱼潜而鸟栖。
宁知君之为扰兮,不知上之可依。
岂惩薄而过厚兮,遂笃信而忘欺。
将久习以成俗兮,亦耳目之无知。
眷叙言之绸缪,与欢意之依稀。
及情终而礼阕,忽回肠而念归。
更酸频而惨頞,叹异世之从容。
惜暂遇之偶然,嗟之离而莫同。
舟招招而去岸,帆冉冉以行风。
豁山霭之披袪,赫晓日之曈曨。
惊回舟而返盼,忽迳断而溪穷。
目恍惚兮图画,心輈张兮梦中。
何一人之独悟,遂万世之迷踪。
惟天地之茫茫兮,故神怪之或容。
惟昔王之制治兮,恶魑魅之人逢。
逮後世之陵夷兮,固人鬼之争雄。
抑武陵之丽秀兮,故水复而山重。
及岸悬而磴绝,人迹之不到兮,反疑与夫仙通。
君生其地兮,宜神气之所锺。
观颜面之峭峭兮,其秀犹有山水之余风。
悯斯民之无知兮,久鬼覆而仙蒙。
愿穷探兮远览,究非是之所从。
因高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聋。
涉川固有道,造舟不如梁。
曾闻水覆舟,不闻死乘杠。
奈何揭厉子,先先勇褰裳。
岂尽水害人,固亦谋非臧。
凤虽谓灵畜,无竹或死饥。
竹今无方无,凤云非其时。
使之群鸱鸢,饥饱为止飞。
非惟失所灵,亦与弹射期。
坦坦谁之田,施施缴且弋。
乌来玩其机,鹊至喜其食。
长鸿飞冥冥,志与万里极。
岂无啄饮心,宁饥不人得。
湍激日蹙蹙,风棱势漫漫。
奈何舟上人,试死才一间。
苟不以利涉,安坐思诚艰。
客虽惧谋梁,而木嗟在山。
破窗多穿风,冷烛无定焰。
滴沥随衣泪,反覆到心念。
趋生迷夷涂,失城陷深堑。
病拙未为疗,膏肓不容砭。
无家可容归,有灶亦断掭。
凫短鹤脤长,饮啄两自赡。
天有不可问,何独於我欠。
吾观序卦辞,否乃适泰渐。
而余何为者,独此不见验。
譬如白为缁,一造遂永染。
久生人所羡,我独处之厌。
安得盖棺去,手足同一敛。
客居平日有谁亲,一别三年百病身。
为道难言轻感慨,羡君无病更医人。
世於利禄不择义,苟可走夺足恐蹉。
家储千金吝铢两,不敢尽费乌用多。
百年到死财几日,恃若固有理则那。
庄生尝以富为病,爱其放达与俗过。
南山衣雪变群玉,举以卖世售几何。
山翁固亦富自喜,稚子无诮贫犹歌。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