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雷·瘴地风霜早
闻雷·瘴地风霜早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闻雷·瘴地风霜早译文

瘴地风霜早有瘴气的地方风起霜落得早

温天气候催这个地方天气温暖

穷冬不见雪整个冬天没有下雪

正月已闻雷正月里就已经听见雷声

震蛰虫蛇出雷声震得蛰虫、蛇蚁出没

惊枯草木开惊得枯草开始发芽

空馀客方寸没有什么客人来

依旧似寒灰还是像枯槁死灰一样冷寂

有瘴气的地方风起霜落得早,这个地方天气温暖,整个冬天没有下雪,正月里就已经听见雷声。雷声震得蛰虫、蛇蚁出没,惊得枯草开始发芽。没有什么客人来,还是像枯槁死灰一样冷寂。

闻雷·瘴地风霜早赏析

诗的首联写到早上冷,风大有霜,又写到了“催”字,表达了日子过得飞快,自己却一天天变老的愁思。 颔联则是写的诗人生活的南方温暖地区的自然现象,以这些简单的例子再次表示日子过得很快。 颈联表面写的是雷声惊得蛇虫出没枯草生长,实际上也写了在当时世道之下,有一些诗人看不惯的事情,也如这枯萎的草木般重生了。 而尾联作者则写到“我”生活在此来客少,以此引出下句对生活的死心。 全诗写了诗人白居易被贬至江州时的日常生活,来来往往的客人稀少,以此表达了诗人生活苦闷,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从而对生活的死心的情感。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唐代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
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红裾明月夜,碧簟早秋时。
好向昭阳宿,天凉玉漏迟。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
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
恻恻复恻恻,逐臣返乡国。
前事难重论,少年不再得。
泥涂绛老头班白,炎瘴灵均面黎黑。
六年不死却归来,道著姓绛人不识。
碧油幢下捧新诗,荣贱虽殊共一悲。
涕泪满襟君莫怪,甘泉侍从最多时。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