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
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寄人译文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别后思念深深,经常梦到你家。院中风景依旧,小廊曲阑仍在。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别后思念深深,经常梦到你家。院中风景依旧,小廊曲阑仍在。 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寄人注解

1
谢家:泛指闺中女子。晋谢奕之女谢道韫、唐李德裕之妾谢秋娘等皆有盛名,故后人多以“谢家”代闺中女子。
2
回合:回环、回绕。
3
阑:栏杆。
4
多情:指梦后所见。
5
离人:这里指寻梦人。

寄人背景

诗人张泌曾与一女子相爱,后来却彼此分手了,然而诗人对她始终没有忘怀。但在封建礼教的阻隔下,不能直截痛快地倾吐衷肠,只好借用诗的形式,曲折而又隐约地加以表达,希望她能够了解自己,这也是题为《寄人》的原因。

寄人赏析

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诗的前两句是从叙述一个梦境开始的。“谢家”代指女子的家,盖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借称其人。大概诗人曾经在女子家里待过,或者在她家里和她见过面。曲径回廊,本来都是当年旧游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诗人在进入梦境以后,就觉得自己飘飘荡荡地进到了她的家里。这里的环境是这样熟悉:院子里四面走廊,那是两人曾经谈过心的地方;曲折的阑干,也像往常一样,似乎还留着自己抚摸过的手迹,可是,眼前廊阑依旧,独不见所思之人。他的梦魂绕遍回廊,倚尽阑干,他失望地徘徊着,追忆着,直到连自己也不知道怎样脱出这种难堪的梦境。然而,“别梦”两句却以梦境出之,则前此旧游,往日欢情,别后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梦里也难寻觅所爱之人,那惆怅的情怀就加倍使人难堪了。

诗的后两句,这时候一轮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经映照过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临照着,似乎还没有忘记一对爱侣在这里结下的一段恋情呢,这后两句诗就是诗人要告诉她的话。“花”固然已经落了,然而,春庭的明月还是多情的,诗人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彼此一通音问的。

这首诗创造的艺术形象,鲜明准确,而又含蓄深厚。诗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想感情,运用得十分成功。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语言,却比作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作者简介

张泌
张泌 唐代诗人

张泌(bì)(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

张泌(bì)(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
画堂开处远风凉。
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露花烟草,寂寞五云三岛,正醮深。
貌减潜消玉,香残尚惹襟。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
何事刘郎去?
信沉沉。
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碧阑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晓莺声。
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
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秋水明。
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
好是问他来得么?
和笑道,莫多情。
窄罗衫子薄罗裙,小腰身,晚妆新。
每到花时,长是不宜春。
早是自家无气力,更被你,恶怜人。
渺莽云水,惆怅暮帆,去程迢递。
夕阳芳草,千里万里,雁声无限起。
梦魂悄断烟波里。
心如醉,相见何处是?
锦屏香冷无睡,被头多少泪。
红杏,交枝相映,密密濛濛。
一庭浓艳倚东风,香融,透帘栊。
斜阳似共春光语,蝶争舞,更引流莺妒。
魂销千片玉樽前,神仙,瑶池醉暮天。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