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即事寄侍郎大尹
郊外即事寄侍郎大尹
高秋惭非隐,闲林喜退居。
老农争席坐,稚子带经锄。
竹径难回骑,仙舟但跂予。
岂知陶靖节,只自爱吾庐。

作者简介

李德裕
李德裕 唐代诗人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簪组十年梦,园庐今夕情。
谁怜故乡月,复映碧潭生。
皓彩松上见,寒光波际轻。
还将孤赏意,暂寄玉琴声。
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
皆能扶我寿,岂止坚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
岂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龙门有开士,爱我春潭碧。
清景出东山,闲来玩松石。
应怜林壑主,远作沧溟客。
为我谢此僧,终当理归策。
岩石在朱户,风泉当翠楼。
始知岘亭赏,难与清晖留。
馀景淡将夕,凝岚轻欲收。
东山有归志,方接赤松游。
雪覆寒溪竹,风卷野田蓬。
四望无行迹,谁怜孤老翁。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