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沁园春
绮阁香销,玉砌梦残,凄凉旧台。
对御沟红叶,一番木落,宫墙黄菊,几度花开。
水溯岷源,山联吴会,目送征鸿安往哉。
都休问,六朝人物,谁拙谁才。
平生衮衮烟尘。
记匹马当年荆蜀淮。
叹雕零殆尽,词源已竭,消磨未去,酒量犹恢。
八跪蟹肥,四腮鲈美,客有可人招不来。
油幢暇,凭栏一笑,相与传杯。

作者简介

李曾伯
李曾伯 宋代诗人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漫浪江头,三听秋砧,一登故台。
望烟芜莽苍,令人目断,风樯掀舞,何日眉开。
把酒新亭,围棋别墅,老气当时何壮哉。
江东事,百年无恙,全是时才。
纷然竞付轻埃。
还水绕赏心东向淮。
叹阿奴侪悲,因人碌碌,乃翁材略,馀地恢恢。
凤阙天高,鹭洲潮落,约取白鸥归去来。
阑干外,英雄陈迹,一醁琼杯。
画舸呼风,长剑倚天,壮哉此行。
指洞庭彭蠡,遍观吴楚,瞿塘滟澦,直上峨岷。
帝语春温,军声秋肃,手济时屯开泰平。
天应是,念蚕丛父老,公为更生。
眼看四海无人。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
想驰情忠武,将兴王业,抚膺司马,忍咎吾民。
净洗甲兵,归来鼎辅,定使八荒同一云。
经营事,比京河形势,更近函秦。
天下中庸,千载一灯,传之自公。
有涵洪雅量,陂澄千顷,坚凝定力,壁立孤峰。
佐鼎调梅,参帷借箸,略试斯顷经济功。
听淮鹤,暂素丝揽辔,玉帐分弓。
朝来鼓角声雄。
庆元帅新除初度逢。
任西风局面,人皆氵项洞,福星堂上,我独从容。
草檄传燕,开门释蔡,了却中原公衮东。
归廊庙,把格天勋业,与宋无穷。
今代清流,北斗以南,文昌一星。
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
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
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
几年简在吾君。
便须把诗书开太平。
笑诸公炙手,昔成何事,一贤冷眼,今独修名。
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商岩霖雨新。
金罍举,对春风九十,岁岁平分。
轩冕傥来,功名杯水,行藏依楼。
把方略评梅,工夫课柳,精神伴鹤,谈笑盟鸥。
草檄寻樵,移文问钓,任江上东南风未休。
君知否,问如今绿野,胜似青油。
从伊万户封留。
算得似团栾歌笑不。
怕魏阙兴思,高车驷马,江湖难著,缓带轻裘。
雪意何如,新醪熟未,乐事良辰聊献酬。
从今去,更八千椿算,才一春秋。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