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词三首
九曲词三首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九曲词三首译文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其一将军以身许国一直为朝廷所依赖,连年无不因为报答朝廷奋战疆场

其一
将军以身许国一直为朝廷所依赖,连年无不因为报答朝廷奋战疆场。
天子已为将军颁发封侯印,御史台上又加封异姓王。
其二
万骑争唱着《杨柳春》,千场对舞着绣麒麟。
到处尽遇到欢乐和洽的事情,彼此相看都是无忧无虑的太平人。
其三
铁骑横行在铁岭头,往西看着逻逤想封侯。
青海湖如今将饮马,黄河也不用重兵防守。





九曲词三首注解

1
彻:达。
2
庙堂:朝廷。
3
不:语助词,无义,用以足句和加强语气。
4
为:奋战之意。
5
疆场:战场。
6
将军:指哥舒翰。
7
天上:指天子。
8
封侯印:指天宝十二载(753年)五月收复九曲后,唐王朝进奉哥舒翰为凉国公。
9
杨柳春:曲名。
10
铁岭:不详所在。
11
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东北部。
12
防秋:唐时突厥、吐蕃等游牧民族常在秋季马肥兵壮时入侵中原,唐亦调重兵防守。

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 唐代诗人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
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
临眺忽凄怆,人琴安在哉。
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
邦伯感遗事,慨然建琴堂。
乃知静者心,千载犹相望。
入室想其人,出门何茫茫。
唯见白云合,东临邹鲁乡。
皤皤邑中老,自夸邑中理。
何必升君堂,然后知君美。
开门无犬吠,早卧常晏起。
昔人不忍欺,今我还复尔。
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
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
蝉鸣木叶落,兹夕更愁霖。
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高皇旧臣多富贵。
天子垂衣方皇如,庙堂拱手无馀议。
苍生偃卧休征战,露台百金以为费。
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