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销薄春冰
沁园春·销薄春冰
销薄春冰,碾轻寒玉,渐长渐弯。
见凤鞋泥污,偎人强剔,龙涎香断,拨火轻翻。
学抚瑶琴,时时欲翦,更掬水鱼鳞波底寒。
纤柔处,试摘花香满,镂枣成班。
时将粉泪偷弹。
记绾玉曾教柳傅看。
算恩情相著,搔便玉体,归期暗数,画遍阑干。
每到相思,沈吟静处,斜倚朱唇皓齿间。
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闲。

作者简介

刘过
刘过 宋代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一笛横风,稳转船头,系楫大江。
还有人争说,鸣琴手段,教侬重吐,锦绣肝肠。
不复少年,插花槌鼓,雅意在乎云水乡。
阳关泪,笑琼姬犹恋,奇俊王郎。
谈兵齿颊冰霜。
有万户侯封何用忙。
借烟霞且作,诗中队仗,鹭鵷已是,归日班行。
收敛平生,筹边胸次,以酒浇之书传香。
消凝处,怕三更枕上,疏雨潇湘。
老去相如倦。
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
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
料彼此、魂消肠断。
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
灯晕冷,记初见。
楼低不放珠帘卷。
晚妆残,翠蛾狼藉,泪痕凝脸。
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深酒浅。
但托意焦琴纨扇。
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
云万叠,寸心远。
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
谁将心绪管青春。
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
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
何曾一日不思君。
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睡觉莺啼晓。
醉西湖、两峰日日,买花簪帽。
去尽酒徒无人问,唯有玉山自倒。
任拍手、儿童争笑。
一舸乘风翩然去,避鱼龙、不见波声悄。
歌韵歇,唤苏小。
神仙路远蓬莱岛。
紫云深、参差禁树,有烟花绕。
人世红尘西障日,百计不如归好。
付乐事、与他年少。
费尽柳金梨雪句,问沈香亭北何时召。
心未惬,鬓先老。
多病刘郎瘦。
最伤心、天寒岁晚,客他乡久。
大舸翩翩至许至,元是高阳旧友。
便一笑、相欢携手。
为问武昌城下月,定至如、扬子江头柳。
追往事,两眉皱。
烛花细翦明於昼。
唤青娥、小红楼上,殷勤劝酒。
昵昵琵琶恩怨语,春笋轻笼翠袖。
看舞彻、金钗微溜。
若见故乡吾父老,道长安、市上狂如旧。
重会面,几时又。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