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早春
长安早春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长安早春译文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建国立都对应着东井星宿,城池从北辰处开始延伸。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百姓们都在歌颂太平盛世,共同沉浸于正月欢乐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黄山树上的冬雪已经化尽,黑水渡口坚冰也已消融。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金沟边青草丛生如迎春到,香花开放陪伴玉楼美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眼前无数鸿鸟在空中飞翔,黄莺频频传来美妙歌声。

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什么时候能在科举中登第,回家还赶得上柳条清新。

建国立都对应着东井星宿,城池从北辰处开始延伸。 百姓们都在歌颂太平盛世,共同沉浸于正月欢乐春。 黄山树上的冬雪已经化尽,黑水渡口坚冰也已消融。 金沟边青草丛生如迎春到,香花开放陪伴玉楼美人。 眼前无数鸿鸟在空中飞翔,黄莺频频传来美妙歌声。 什么时候能在科举中登第,回家还赶得上柳条清新。

长安早春注解

1
开国:指建国立都。
2
维:连结。一作“移”。
3
东井:星宿名,位处银河之东,也称井宿。维东井,指唐都长安与东井对应。
4
起:一作“对”。
5
北辰:指北极星。
6
咸:全,都。
7
建寅:指夏历正月。
8
雪:一作“云”。
9
黄:一作“青”。
10
黑水:此指渭水。
11
津:渡口。一作“滨”。
12
金埒:指用金堆成的矮墙。
13
伴:一作“醉”。
14
玉楼:华丽的楼。
15
鸿渐: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16
歌:一作“声”。
17
桂枝擢:喻指科举及第。
18
还:指归家。

长安早春赏析

此诗是命题写景之作,亦是试律诗的主要题材之一。首二联从正面破题,但并非直接点破,而是以“东井”“北辰”破“长安”,以“建寅春”破“早春”,且同时总起全诗。三联承写诗题中的“早春”二字,描写冰消雪融之景。四联具体描摹的是早春时节,草长花开之景,且又加入了人们游春的活动。“迎”“伴”二字都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花草以人格色彩,使它们显得如此有情、可爱。相对于四联主要描写植物,五联描写的却是春天动物的活动。此联上句是远景的描述,下句由视觉转入听觉,描写了黄莺的啼鸣。末联表面上仍写春色,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早日登第出仕,以有所作为的理想和抱负,也表现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作者简介

张子容
张子容 唐代诗人

张子容,襄阳人(今属湖北),又名张五。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先天元年(712)举进士,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张子容,襄阳人(今属湖北),又名张五。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先天元年(712)举进士,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
插桃销瘴疠,移竹近阶墀。
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
更逢习凿齿,言在汉川湄。
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
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
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
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
东越相逢地,西亭送别津。
风潮看解缆,云海去愁人。
乡在桃林岸,山连枫树春。
因怀故园意,归与孟家邻。
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拙宦从江左,投荒更海边。
山将孤屿近,水共恶谿连。
地湿梅多雨,潭蒸竹起烟。
未应悲晚发,炎瘴苦华年。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