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请观懒惰者,面待饥寒色。

醒世恒言赏析

《醒世恒言》的不少作品寄托了作者扶善惩恶的理想。《灌园叟晚逢仙女》写宫宦子弟张委图谋强占花农秋先的园圃,诬秋先为“谋反妖人”,并将他逮捕下狱,反映厂明代后期农民阶级的悲惨遭遇;《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分别暴露了封建官吏的腐败无能、乡绅恶霸的武断横行和寺院地主的荒淫无耻;《施润泽滩阙遇友》则表现了小商人发财致富的梦想与崇尚信义的道德现的尖锐冲突。描写爱情婚咽的作品也有新的特点。《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吴衙内邻舟赴约》反映了冲破封建婚姻观念,具有初期民主主义意识的男女性爱;《卖油郎独占花魁》写小商人与京师名妓相爱的故事,显示了城市平民已经在用自己的感情对传统封建门第观念进行有力的冲击,具有崭新的社会意义。 

《醒世恒言》在内容题材上都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在艺术上则更加成熟。《醒世恒言》中,表现明代中后期城乡工商业繁荣的《施润泽滩阙遇友》是最著名的一篇;在婚姻爱情题材方面,最精彩的当推《卖油郎独占花魁》,表现市民爱情观念,反映了市民在两性关系上不同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态度,成就最为杰出。其他有反映封建社会司法制度黑暗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生动地反映了明后期城市手工业者的生活与思想状况的《一文钱小隙造奇冤》等。又如《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苏小妹三难新郎》都塑造了具有新思想新道德的新人物,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醒世恒言》诸篇小说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个性更加鲜明;情节设计更加紧凑巧妙,表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口语化、生活化的文学语言运用得更加纯熟自然,表现出多方面的风格,多姿多彩。

整体上说,《醒世恒言》作品在结构的完整、情节的生动、形象的鲜明、描写的细腻、语言的流畅、词汇的丰富等方面都超过了宋元旧作。但是在矛盾斗争的尖锐性与人物性格的充满锋芒、语言描写的具有浓烈生活气息等方面,它们又不及宋元旧作,而且往往插入过多的抽象说教、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过多的因果报应和色情渲染,一定程度上有损于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作者简介

冯梦龙
冯梦龙 明代诗人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
”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
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
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
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
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
”囚无以对。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