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花非花
花非花·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花非花译文

花非花,雾非雾。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夜半来,天明去。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来时仿佛美好的春梦能有多少时间呢?

去似朝云无觅处。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无处寻觅。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美好的春梦能有多少时间呢?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无处寻觅。

花非花·花非花注解

1
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
2
来如:来时。
3
春梦:美好的春梦。
4
几多时:没有多少时间。
5
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
6
朝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
7
无觅:无处寻觅。

花非花·花非花背景

《白氏长庆集》中有《真娘墓》以及《简简吟》二诗,且二诗均为悼亡之作。而《花非花》这首诗与以上二诗同卷,编次其后,所以推测《花非花》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所作。

花非花·花非花赏析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

首二句“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后面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最后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就像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唐代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
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舞。
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卢贾汝南周元范兰陵萧悦清河崔求东莱刘方舆同游恩德寺之泉洞竹石籍甚久矣及兹目击果惬心期因自嗟云到郡周岁方来入寺半日复去俯视朱绶仰睇白云有愧于心遂留绝句云水埋藏恩德洞,簪裾束缚使君身。
暂来不宿归州去,应被山呼作俗人。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闻道万州方欲种,愁君得吃是何年?
刘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习。
是时相遇在符离,我年二十君三十。
得意忘年心迹亲,寓居同县日知闻。
衡门寂寞朝寻我,古寺萧条暮访君。
朝来暮去多携手,穷巷贫居何所有。
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
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
偶语闲攀芳树立,相扶醉蹋落花归。
张贾弟兄同里巷,乘闲数数来相访,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
我年渐长忽自惊,镜中冉冉髭须生。
心畏后时同励志,身牵前事各求名。
问我栖栖何所适,乡人荐为鹿鸣客。
二千里别谢交游,三十韵诗慰行役。
出门可怜唯一身,敝裘瘦马入咸秦。
冬冬街鼓红尘暗,晚到长安无主人。
二贾二张与余弟,驱车逦迤来相继。
操词握赋为干戈,锋锐森然胜气多。
齐入文场同苦战,五人十载九登科。
二张得隽名居甲,美退争雄重告捷。
棠棣辉荣并桂枝,芝兰芳馥和荆叶。
唯有沅犀屈未伸,握中自谓骇鸡珍。
三年不鸣鸣必大,岂独骇鸡当骇人。
元和运启千年圣,同遇明时余最幸。
始辞秘阁吏王畿,遽列谏垣升禁闱。
蹇步何堪鸣珮玉,衰容不称著朝衣。
阊阖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
步登龙尾上虚空,立去天颜无咫尺。
宫花似雪从乘舆,禁月如霜坐直庐。
身贱每惊随内宴,才微常愧草天书。
晚松寒竹新昌第,职居密近门多闭。
日暮银台下直回,故人到门门暂开。
回头下马一相顾,尘土满衣何处来。
敛手炎凉叙未毕,先说旧山今悔出。
岐阳旅宦少欢娱,江左羁游费时日。
赠我一篇行路吟,吟之句句披沙金。
岁月徒催白发貌,泥涂不屈青云心。
谁会茫茫天地意,短才获用长才弃。
我随鹓鹭入烟云,谬上丹墀为近臣。
君同鸾凤栖荆棘,犹著青袍作选人。
惆怅知贤不能荐,徒为出入蓬莱殿。
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大底浮荣何足道,几度相逢即身老。
且倾斗酒慰羁愁,重话符离问旧游。
北巷邻居几家去,东林旧院何人住。
武里村花落复开,流沟山色应如故。
感此酬君千字诗,醉中分手又何之。
须知通塞寻常事,莫叹浮沉先后时。
慷慨临歧重相勉,殷勤别后加餐饭。
君不见买臣衣锦还故乡,五十身荣未为晚。
近见诗中叹白发,遥知阃外忆东都。
烟霞偷眼窥来久,富贵粘身摆得无。
新置林园犹濩落,未终婚嫁且踟蹰。
应须待到悬车岁,然后东归伴老夫。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