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
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译文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巨蛇横陈在洞庭湖畔,在江岛边将大象一口吞掉。

积骨成巴陵,遗言闻岛老。吐出象骨堆成巴陵,告诉我这个传说的是岛国的遗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三苗国在水的尽头、三湘道旁水多土少。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岁月峥嵘又到了年末,困境中的人显得多么苍老。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战乱不已我思归不得,远离放土悠伤满怀抱。

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郢都已成了废墟,章华台早就倾倒。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悲风中猿啼多么哀苦,叶落雁飞秋来得太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夕阳隐没在赤沙湖,明月映照着东城草。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望断关山河川,妖雾该被清扫。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我仰天长啸,老天你可知道?老天啊我在问你,你可知道?

巨蛇横陈在洞庭湖畔,在江岛边将大象一口吞掉。 吐出象骨堆成巴陵,告诉我这个传说的是岛国的遗老。 三苗国在水的尽头、三湘道旁水多土少。 岁月峥嵘又到了年末,困境中的人显得多么苍老。 战乱不已我思归不得,远离放土悠伤满怀抱。 郢都已成了废墟,章华台早就倾倒。 悲风中猿啼多么哀苦,叶落雁飞秋来得太早。 夕阳隐没在赤沙湖,明月映照着东城草。 望断关山河川,妖雾该被清扫。 我仰天长啸,老天你可知道?老天啊我在问你,你可知道?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注解

1
修蛇:长蛇、大蛇。
2
巴陵:山名。
3
三苗:我国古代部族名。即今湖南、江西一带。
4
三湘:今湖南湘江流域。
5
郢路:今湖北江陵一带。
6
章华: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名。故址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华容,即今监利。
7
赤沙:赤沙湖,在湖南华容县南。
8
关河:关山河川。
9
氛雾:雾气。诗中比喻乱贼。
10
苍昊:苍天。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赏析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尧曾派后羿在洞庭斩杀巴蛇(即修蛇,大蛇)。这条大蛇死后,蛇骨堆积得象臣陵一样,因此人们把这个地方取名为巴陵。古代还传说,巴蛇能吞食巨象:“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诗一开始,诗人就用这些传说作了一个比喻:襄州将领康楚元、张嘉延在荆州叛乱,就象那大蛇一样吞食巨象,在洞庭湖一带横行无忌,作恶多瑞。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思归阻丧乱,去国伤怀抱。”这几句写诗人当时的心情和处境。是说自己正流落在穷乡僻壤,加上岁暮将届,气候阴寒,时局充满危机。诗人被困居在这里,形容枯槁,憔悴不堪,虽然归心似箭,无奈又为动乱的现实所阻隔,真是有家难投,报国无门。

“郢路方丘墟,意华亦倾倒。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前两句写社会环境:由于当时荆州一带战乱纷扰,破坏惨重。昔日繁华的章华台亦已倒塌。后两句写自然环境,点出时令和节候。时值深秋,秋风萧瑟,猿啸声声,落叶纷纷。鸿雁早已自北而南,飞回南方了。这几句写的都是客观现实和自然景物,但诗人愁苦忧伤的心情却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不能自已,大有物尚如此,人何以堪的深沉感慨。

“日隐西亦沙,月明东城草。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吴!”《水经注》有这样的记载:“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看来诗人“临洞庭”的时间已经不短,太阳已被洞庭湖西的赤沙湖所吞没。一轮明月却从东方冉冉升起,照完了青草湖。

末尾四句,诗人写得尤其沉痛:天色已晚,山河逐渐望不见了。有如烟氛迷雾的“荆州贼乱”理应统统一扫而光!我要高声地问问苍天:我的呼叫声你到底听得见还是听不见?由于时代动乱和个人坎坷的经历,在这首诗里,忧愤不平和感伤的情绪不免流露,但与此同时,也可窥见已是垂暮之年的诗人,仍然密切关注时局,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上层统治集团,他那豪迈不羁的性格和炽烈奔放的感情不减当年。

全诗对“洞庭”的自然景物没有作精细的刻画和描写,只是选择了“荆州贼乱”这一客观事实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强烈的爱憎,达到“言怀”的目的。诗中运用神话传说作比喻,使诗意增添了浪漫主义的情调和色彩。这首诗除了首尾几句外,也有不少对偶的句子,但都自然而毫无斧凿痕迹,充分显示出诗人功力的深厚。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唐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
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
别久容华晚,琅荒芊埂。
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
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
罗浮麻姑台,此去或未返。
遇君蓬池隐,就我石上饭。
空言不成欢,强笑惜日晚。
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
叹息两客鸟,裴回吴越间。
共语一执手,留连夜将久。
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
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
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
明晨挂帆席,离恨满沧波。
今日风日好,明日恐不如。
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
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
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余。
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
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
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鱼。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日下空庭暮,城荒古迹余。
地形连海尽,天影落江虚。
旧赏人虽隔,新知乐未疏。
彩云思作赋,丹壁间藏书。
楂拥随流叶,萍开出水鱼。
夕来秋兴满,回首意何如。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