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夕寄青龙寺源公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译文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放轻脚步缓缓的踏过寒竹林,打坐修禅只能听到那铜壶水滴滴落的声音。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高高的松树上落下颗颗松果,那深井的水面也慢慢凝结成冰。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磬声停罢屋外的树枝仍在随风而动,悬挂的烛灯将那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屋舍映照的格外温暖明亮。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什么时候邀请我于你那里留宿,让我也好沐浴着月色感受万物静寂与内心的平静。

放轻脚步缓缓的踏过寒竹林,打坐修禅只能听到那铜壶水滴滴落的声音。 高高的松树上落下颗颗松果,那深井的水面也慢慢凝结成冰。 磬声停罢屋外的树枝仍在随风而动,悬挂的烛灯将那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屋舍映照的格外温暖明亮。 什么时候邀请我于你那里留宿,让我也好沐浴着月色感受万物静寂与内心的平静。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注解

1
敛屦:犹摄足。踮起足走路,表示敬肃。
2
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
3
漏声:铜壶滴漏之声。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4
何当:犹何日何时。
5
乘月:即为沐浴着月光之意。
6
上方: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

作者简介

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诗人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
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还。
驿树寒仍密,渔舟晚更闲。
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中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悠然富春客,忆与暮潮归。
擢第人多羡,如君独步稀。
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
若访新安路,严陵有钓矶。
皎然青琐客,何事动行轩。
苦节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
数年音信断,不意在长安。
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
一官今懒道,双鬓竟羞看。
莫问生涯事,只应持钓竿。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