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梁子辅·比报趋魏阙
简梁子辅·比报趋魏阙
比报趋魏阙,俄从三馆游。
此地非人间,清绝乃瀛洲。
时应陪群仙,记帝蓬莱丘。
中有白玉京,五城十二楼。
胡为凭熊轼,复溯巴江流。
观者尽惊叹,怪子不少留。
无宁薄蓬莱,顾欲守一州。
自云见帝所,侍御皆和柔。
始知未链形,难与洪崖俦。
不如在下土,为民除疮疣。
属予持汉节,夙夜愧且忧。
日闻民呻吟,盖甚鱼挂钩。
幸子为之王,其病往必瘳。
何由使有邦,人人得贤侯。

作者简介

晁公溯
晁公溯 宋代诗人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风林委黄叶,寒乌噪枯枝。
四山失其蔽,惨淡无奇姿。
是时岁云暮,节物良可悲。
边马嘶北风,塞垣草亦衰。
传闻西南戍,未敢休王师。
不辞征行苦,颇念馈饷迟。
遥怜持戟士,半是五陵儿。
不知家存亡,辛苦临边陲。
日暮裘褐单,谁当寄征衣。
风俗嗟久衰,所见皆软熟。
今年客益州,得此一士足。
古来丰镐都,气压瀍涧卜。
岂须和氏璧,自有蓝田玉。
琉璃非不佳,炯炯先夺目。
只堪供把玩,彼脆宁受触。
爱君坚重质,坐阅世翻覆。
来试法家流,因论廷尉狱。
张汤善爰书,专乱汉约束。
何尝守律令,正尔舞桎梏。
若人甚耿介,不待城旦读。
恨我无长风,送君骑鸿鹄。
烂醉高阳池,长啸辟疆园。
当时自谓乐,主人岂无烦。
方塘我所有,嘉木亦已蕃。
盛夏每数来,天高众星繁。
露下莲花香,风生荷叶翻。
微月衔林端,光照瘿藤樽。
饮之心为清,如洗浊水源。
念此宁久居,行矣驾折辕。
凄然仰长叹,千载屹常存。
阅人犹传舍,过者谁可言。
刘子我所敬,未尝言嗫嚅。
李子我所畏,气豪才有余。
自昔得二子,重之比璠璵。
喜今至是邦,乃与二子俱。
刘子忽告行,具舟下东吴。
念欲相挽留,佐我治文忆。
天台望其来,交章满公车。
李子复继往,刺史亲题舆。
似云日延伫,正此州家须。
二子古益友,终岁可与居。
一朝舍我去,别泪湿襟裾。
冥冥雨脚来,岩谷生暝色。
大江失洲渚,隐起烟雾白。
微茫沙边树,坐觉云气隔。
霖霪已经时,初不见天日。
城中三尺泥,陌上无辙迹。
秋田获无时,农父相对泣。
各言迫军输,督责甚峻急。
今晨忽晴霁,晓日照屋壁。
吾饥行可疗,庶食明年麦。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