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额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译文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蓝山耸天而立如同一道墙壁,突兀而出像鲸鱼额头。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如奔如蹙横在澄彻的深潭之前,其势吞没落星之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溪沙带着秋月的明辉,潭水摇荡光映寒山翠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如此佳境真应缓棹慢行,如此清辉光彩真能留客脚步。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遗憾的是您不能来此欢游,使我心中又惊又忧。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我所期望的是您我共同在此占卜选址,盖筑茅屋炼长生不老之药。

蓝山耸天而立如同一道墙壁,突兀而出像鲸鱼额头。 如奔如蹙横在澄彻的深潭之前,其势吞没落星之石。 溪沙带着秋月的明辉,潭水摇荡光映寒山翠碧。 如此佳境真应缓棹慢行,如此清辉光彩真能留客脚步。 遗憾的是您不能来此欢游,使我心中又惊又忧。 我所期望的是您我共同在此占卜选址,盖筑茅屋炼长生不老之药。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注解

1
蓝岑:即蓝山。
2
突兀:高耸貌。
3
奔蹙:指山如奔如蹙。蹙,屈聚紧缩。
4
恨:深以为憾。
5
君:指何判官惊惕,即警惕。
6
卜筑:择地而居。
7
结茅:筑茅屋。
8
金液:指长生不老药。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赏析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运用铺叙的方法,描绘一幅蓝岑危崖高耸、突兀如鲸鱼额的壮阔山河风景图。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以比喻修辞手法来形容蓝山悬崖怪石在落星潭里的倒影如猛兽扑向潭下,要把落星潭一口吞下去。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描写活泼滩下的白沙与秋月相映衬,月光和滩水分外明亮。上句“带”与下句“摇”相互映衬。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紧扣上文,如此佳境可以吸引人驻足,雅俗共赏、叹为观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暗寓如此意境开阔、气象雄伟的美景,“君”此时未能与诗人一道欢游,遗憾情愫跃然纸上,亦隐隐流露出“君若不来同游,我将深以为憾,亦自知警惕,誓不汝从也。”的意蕴。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重申对友人的忠告,劝其趁此脱身,归隐林下。

综观全诗,首四句似写蓝山风景之奇特,实喻幽州形势之危急。次四句亦然,佳境、清辉之句,似是留客之辞,实则促友人醒悟之意也。末四句劝告友人趁此脱身,归隐林下。正如“君若不来同游,我将深以为憾,亦自知警惕,誓不汝从也。”表达出李白希望友人何判官能同他一起,在蓝山隐居,炼丹学道。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唐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
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
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
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
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
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
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
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
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
俯视鸳鹭群,饮啄自鸣跃。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
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
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
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
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
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白昔。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
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
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