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 之十二
鸳鸯湖棹歌 之十二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鸳鸯湖棹歌 之十二赏析

赏析:

新生的莲叶小于铜钱,垂柳拂水不碍船行,让诗人倍感新奇;

雨后的两岸新苗,夕阳映照下的潺潺沟水让诗人感受到无限生机。

诗不仅摹写出一幅绝美的穆湖风景图,也透示出诗人对乡村美景的由衷喜爱。

作者简介

朱彝尊
朱彝尊 清代诗人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思往事,渡江干。
青娥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
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弟子师。
春绢秋罗软胜绵,折枝花小样争传。
舟移濮九娘桥宿,夜半鸣梭搅客眠。
郎牵百丈上官塘,客倚篷窗晚饭香。
黄口近前休卖眼,船头已入语儿乡。
轻船三板过南亭,蚕女提笼两岸经。
曲罢残阳人不见,阴阴桑柘石门青。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