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郝判官
送郝判官
楚城木叶落,夏口青山遍。
鸿雁向南时,君山使者传。
枫林带水驿,夜火明山县。
千里送行人,蔡州如眼见。
江连清汉东逶迤,遥望荆云相蔽亏。
应问襄阳旧风俗,为余骑马习家池。

作者简介

李颀
李颀 唐代诗人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九霄特立红鸾姿,万仞孤生玉树枝。
刘侯致身能若此,天骨自然多叹美。
声名播扬二十年,足下长途几千里。
举世皆亲丞相阁,我心独爱伊川水。
脱略势利犹埃尘,啸傲时人而已矣。
新诗数岁即文雄,上书昔召蓬莱宫。
明主拜官麒麟阁,光车骏马看玉童。
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
扶南甘蔗甜如蜜,杂以荔枝龙州橘。
赤县繁词满剧曹,白云孤峰晖永日。
朝持手板望飞鸟,暮诵楞伽对空室。
一朝出宰汾河间,明府下车人吏闲。
端坐讼庭更无事,开门咫尺巫咸山。
男耕女织蒙惠化,麦熟雉鸣长秋稼。
明年九府议功时,五辟三征当在兹。
闻道桐乡有遗老,邑中还欲置生祠。
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
心穷伏火阳精丹,口诵淮王万毕术。
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
双峰树下曾受业,应传肘后长生法。
吾闻仙地多后身,安知不是具茨人。
玉膏清泠瀑泉水,白云溪中日方此。
后今不见数十年,鬓发颜容只如是。
先生舍我欲何归,竹杖黄裳登翠微。
当有岩前白蝙蝠,迎君日暮双来飞。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
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
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
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名高不择仕,委世随虚舟。
小邑常叹屈,故乡行可游。
青枫半村户,香稻盈田畴。
为政日清净,何人同海鸥。
摇巾北林夕,把菊东山秋。
对酒池云满,向家湖水流。
岸阴止鸣鹄,山色映潜虬。
靡靡俗中理,萧萧川上幽。
昔年至吴郡,常隐临江楼。
我有一书札,因之芳杜洲。
饮马伊水中,白云鸣皋上。
氛氲山绝顶,行子时一望。
照日龙虎姿,攒空冰雪状。
嵡嵸殊未已,崚嶒忽相向。
皎皎横绿林,霏霏澹青嶂。
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
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访。
故人吏京剧,每事多闲放。
室画峨眉峰,心格洞庭浪。
惜哉清兴里,不见予所尚。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