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
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
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
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
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
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
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
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
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
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
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
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
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襟怀转萧洒,气力弥精坚。
登山不拄杖,上马能掉鞭。
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
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
商山有遗老,可以奉周旋。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唐代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洛阳有愚叟,白黑无分别。
浪迹虽似狂,谋身亦不拙。
点检盘中饭,非精亦非粝。
点检身上衣,无馀亦无阙。
天时方得所,不寒复不热。
体气正调和,不饥仍不渴。
闲将酒壶出,醉向人家歇。
野食或烹鲜,寓眠多拥褐。
抱琴荣启乐,荷锸刘伶达。
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
不知天地内,更得几年活。
从此到终身,尽为闲日月。
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
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
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
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
扪腹起盥漱,下阶振衣裳。
绕庭行数匝,却上檐下床。
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旸。
可怜饱暖味,谁肯来同尝。
是岁太和八,兵销时渐康。
朝廷重经术,草泽搜贤良。
尧舜求理切,夔龙启沃忙。
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
唯此不才叟,顽慵恋洛阳。
饱食不出门,闲坐不下堂。
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
衣食虽充给,神意不扬扬。
为尔谋则短,为吾谋甚长。
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
竹径绕荷池,萦回百馀步。
波闲戏鱼鳖,风静下鸥鹭。
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趣。
吾庐在其上,偃卧朝复暮。
洛下安一居,山中亦慵去。
时逢过客爱,问是谁家住。
此是白家翁,闭门终老处。
水南冠盖地,城东桃李园。
雪消洛阳堰,春入永通门。
淑景方霭霭,游人稍喧喧。
年丰酒浆贱,日晏歌吹繁。
中有老朝客,华发映朱轩。
从容三两人,藉草开一尊。
尊前春可惜,身外事勿论。
明日期何处,杏花游赵村。
褐绫袍厚暖,卧盖行坐披。
紫毡履宽稳,蹇步颇相宜。
足适已忘履,身适已忘衣。
况我心又适,兼忘是与非。
三适今为一,怡怡复熙熙。
禅那不动处,混沌未凿时。
此固不可说,为君强言之。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