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译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注解

1
间:一作“下”,一作“前”。
2
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
3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4
既:已经。
5
不解:不懂,不理解。
6
徒:徒然,白白的。空。
7
将:和,共。
8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9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10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11
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12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13
相期邈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约会。遥远。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当时李白身居长安,正是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所以写下本诗,告诉自己及时行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以不独反衬内心的独的复杂的情感历程寓“独”于不独中。

一、二句点出“独”,自斟自饮,没有相亲相近之人。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三、四句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

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 “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诗人提出真诚的愿望,相约在遥远的天上再见,希望求得未来的“不独”。

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擅自派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唐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
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
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
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
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