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危太博·一片灵台众共知
送危太博·一片灵台众共知
一片灵台众共知,宦途宁肯避危机。
至诚似有神明助,尽室初从瘴海归。
烈火岂能伤美宝,覆盆终是见炎晖。
人生未出功名外,多少京尘待染衣。

作者简介

李觏
李觏 宋代诗人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典学淡无味,畏涂来几程。
举家应好事,努力为求名。
声膳南陔远,连环昨梦惊。
寿觞何以薦,经术抵金籯。
已是蛟龙未肯忙,谁教螮蝀更相妨。
来时槁叶疏疏响,过后浮云片片光。
径草微滋垂粉汗,砌沙圆滴簇蜂房。
嗟予不及高飞鸟,先得天边几点凉。
之子当为邑,吾朝信择人。
位卑虽立事,任重合忧民。
槃瓠多遗种,桃源即近邻。
登临如有见,才思日应新。
江村古寺偶闲行,一饮全疑酒有灵。
水底屈原应大笑,我今独醉众人醒。
白刃劫君君勿言,人生祸难俱由天。
君家岁计能多少,未了官军一饭钱。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