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墨梅·萋萋芳草忆王孙
自题墨梅·萋萋芳草忆王孙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自题墨梅·萋萋芳草忆王孙译文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暮春时的萋萋芳草总是让人想起久去不归的游子。杨柳树外楼阁高耸,她终日徒劳地伫望伤神。杜鹃声声悲凄,令人不忍听闻。

暮春时的萋萋芳草总是让人想起久去不归的游子。杨柳树外楼阁高耸,她终日徒劳地伫望伤神。杜鹃声声悲凄,令人不忍听闻。 眼看又即将到黄昏,暮雨打得梨花凌落,深深闭紧闺门。

自题墨梅·萋萋芳草忆王孙注解

1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2
忆:想起。
3
王孙:这里指游子,行人。
4
空:徒劳。
5
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像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自题墨梅·萋萋芳草忆王孙背景

《全宋词》收其《忆王孙》词四首,皆是颇具意境的佳作。《忆王孙》词四首,副题分别为《春词》《夏词》《秋词》《冬词》,记录怀念王孙远游未归的共同主题。

自题墨梅·萋萋芳草忆王孙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春愁闺怨。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意绪,那一份杏渺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逐步加深的。开头展示的是一种开阔的伤心碧色:粘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飏到天尽头了。读这首词,应当是回味大于思索,联想重于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比几句词的字面意义更多的东西。

第一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是化用刘安《招隐士》赋中的“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之语,写出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点明了时间、季节。

第二句“柳外楼高空断魂”谓登上高楼,凭窗远眺,盼望日夜思念的丈夫能出现在眼前,只是仍不见丈夫身影,不觉悲从中来,益觉伤悲。此句点明思妇身居高楼之地,神驰柳外之遥,一个“空”字点染出思妇极度劳神远望而不见王孙归返的失落和她孤独寂寞,失魂落魄的空虚。

第三句“杜宇声声不忍闻”言杜鹃鸣声凄厉,更能引起思念亲人的悲凄之情。此句借杜鹃啼叫,以声传情。

最后两句“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时将黄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伤情离绪更进一层。“雨打”句承杜宇,黄昏而下,写思妇怕闻杜鹃悲啼,怕见黄昏暮景,遂逼出“深闭门”的特定行为:藏于深闺,将杜鹃悲啼、黄昏暮景关在门外,正见其相思凄楚之难堪。

全诗一句一层渲染,层层推进,直至最后“深闭门”打住,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读来令人为之心恸。小令如绝句,易成而难工,最重神韵。此词利用传统意象,将芳草、烟柳、杜鹃、春雨、梨花诸物与所抒离恨别绪结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远而韵味悠长。

作者简介

金鉴才
金鉴才 诗人

金鉴才,知名书法家,义乌市大陈镇红峰人,先世本姓刘,后改金姓,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兼国画研究室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杭州吴山书画院院长。现为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工行书及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书展。编著有《梅》、《竹》、《兰》、《菊》技法画谱和《金鉴才作品集》等。

金鉴才,知名书法家,义乌市大陈镇红峰人,先世本姓刘,后改金姓,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兼国画研究室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杭州吴山书画院院长。现为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工行书及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书展。编著有《梅》、《竹》、《兰》、《菊》技法画谱和《金鉴才作品集》等。
灯前坐听雨潺潺,生别如何竟不还。
那日临歧挥老泪,可曾一滴到蓬山。
四十流年梦不回,灌园空谢楚王哀。
从今怕种西窗竹,风动还疑旧雨来。
一川飞瀑送轻寒,翠落衣巾露不乾。
绝似江南梅雨后,岩间花似醉中看。
趁閒恰似放笼禽,刻漏声残酒转频。
醉去胸中无块垒,丝桐挥罢复低吟。
故人去别隔重天,忍读遗篇夜不眠。
爆竹无声飞雨暗,一腔恸哭入新年。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