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絜斋仓使袁都官归班
送絜斋仓使袁都官归班
六辔按部朝出关,邮铃插羽夜趣还。
诏子天飞紫泥湿,一点郎星归拱北。
乡来翻动大壑鱼,致君尧舜真须臾。
金瓯未启请麾去,旋颁汉节登范车。
先生有道出洙泗,派分象山接洛水。
振铎重席阐圣传,此心之外无二理。
先生有才辈伊周,胸襟百万森戈矛。
新亭肯作楚囚泣,誓楫一念清神州。
此行岂但兰再握,讲帷欠公熙帝学。
火城照空沙堤新,堂印押班运筹幄。
絜斋墙仞世龙门,瓣香夙昔鑽仰心,邑债一了即归耕。
但当拭目天上新经纶,日与渔樵击壤歌太平。

作者简介

赵汝鐩
赵汝鐩 宋代诗人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御戎岂别无经纶,娄敬作俑言和亲。
或结或绝患不已,至呼韩邪朝竟宁。
稽首愿得壻汉氏,秭归有女王昭君。
临时失捐画工赂,蛾眉远嫁单于庭。
玉容惨淡落紫塞,粉泪阑干挥黄云。
下马穹庐移步涩,弹丝谁要胡儿听。
年年两军苦争战,杀人如麻盈边城。
若藉此行赎万骨,甘忍吾耻靡一身。
闻笳常使梦魂惊,倚楼惟恐烽火明。
狼子野心何可凭,呜呼狼子野心何可凭。
奔走异轨辙,聚散水上萍。
谁知风月夕,同登藕花亭。
驹隙昼夜駃,尘埃鬓俱星。
朋旧半埋玉,念此慨颓龄。
天涯幸合席,相对谈飘零。
昔别君韦布,照眼袍今青。
群儿俨成行,诵书如建瓴。
瞳人纷炯炯,捧斚倾绿醽。
溪茹芹莼美,秋核杳梨馨。
开口笑岂易,主人愁罄瓶。
命仆更沽觅,痛饮俱忘形。
明日又分袂,眠食加丁宁。
湖之绿兮如蓝,湖之明兮如镜。
蓝染晴空晚色鲜,镜照天宇秋毫净。
乾坤两间共开避,鱼鸟四时自飞泳。
炎州著脚苦蒸郁,对此恍入清凉境。
其东群木合抱森,观政观鱼连秀阴。
濂泉沸甃珠的皪,饮瓢洗我太古心。
其西冰壶爽到骨,晓波澄秋夜印月。
藏春园种杂花稠,分得庾梅搀先发。
其南粉雉霄汉横,旋补杨柳沿堤青。
上下天光同一碧,我来拈出营新亭。
其北千片石洲石,或虬或凤或剑戟。
环流轩馆瘴雾收,檐影倒漾水底日。
葛仙昔炼九转丹,丹成飞上罗浮山。
海边亭外春万里,御风忽挹仙翁袂。
翁乘飚车拥霓旌,约我十二楼五城。
翁言羽化世已久,问湖风月依旧否。
披荆踏石访山友,野鸟惊人闹枯柳。
牧童为我通姓名,一笑相迎鹤发叟。
结茅倚岩屋数间,尘埃辟易不用帚。
竹厨贮书维四五,土壁黏碑分左右。
山中新醅未堪压,携手邀我沽村酒。
床前尚有著残棋,忘记四围关户牖。
日斜扶醉同归来,但见黑白子纷纠。
猕猴树上周章走,莫是此曹来动否。
似阴还似晴,好风弄轻柔。
土膏春犁滑,竹深鸣禽幽。
农家颇潇洒,虢虢清泉流。
蹇余人茅檐,解带为小留。
荆钗三两妇,竞将机杼投。
吹炉问官人。
肯吃村茶不。
群见窗下读,千字文蒙求。
余因拊其背,劝汝早休休。
泓颖才识面,白尽年少头。
耕食而凿饮,胡不安箕裘。
乃翁听我言,急把书卷收。
遣儿出门去,一人骑一牛。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