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饮引去·肃肃奉常署
方饮引去·肃肃奉常署
肃肃奉常署,高门敞天街。
群英谨邦祠,先事戒洁斋。
我时过其舍,值与众客侪。
方闻治杯酌,避去礼亦谐。
愧无孟公名,安使所至怀。
不知贤豪意,未遽见弃排。
明日出长篇,正声谢淫哇。
如畏明义重,殷勤惧暌乖。
几时持笔和,落纸还成揩。
何以叙缱绻,晨当策疲騧。

作者简介

韩维
韩维 宋代诗人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高堂六月苦炎曦,雨逐轻雷过后池。
水面凉生跳赤鲤,林端声寂语黄鹂。
翠深岸篠无风乱,红重蔷薇到地垂。
清景虽嘉欢意少,白头支策坐题诗。
大河雄胜昔常游,拥节题诗为少留。
我亦华颠无用者,碧嵩清颍是归头。
魂魄应游沛,空嗟庙貌残。
苍碑火剥裂,画壁雨兰干。
帐幙虚风肃,松槐白日寒。
升堂欲进拜,犹怯戴儒冠。
昔予有行迈,辱赠猗兰辞。
今我复来游,复贻黄鹄诗。
兰以喻芳洁,撷佩正所宜。
鹄以兴翅邈,鸾皇共追随。
顺成自有法,意厚良不訾。
投非所当授,乃反骇且疑。
兰生深林间,蔼然抱幽姿。
鹄有江海志,孤轩谢羁雌。
残折兰色改,跂尚鹄性悲。
愿君两置是,逍遥以相期。
败荷衰折水西流,极目清光好放舟。
幸有主人频卜昼,肯同俗子更悲秋。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