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愤诗
幽愤诗
嗟余薄祜。
少遭不造。
哀茕靡识。
越在襁緥。
母兄鞠育。
有慈无威。
恃忧肆妲。
不训不师。
爰及冠带。
凭宠自放。
抗心希古。
任其所尚。
托好老庄。
贱物贵身。
志在守朴。
养素全真。
曰余不敏。
好善闇人。
子玉之败。
屡增惟尘。
大人含弘。
藏垢怀耻。
民之多僻。
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
显明臧否。
感悟思愆。
怛若创痏。
欲寡其过。
谤议沸腾。
性不伤物。
频致怨憎。
昔惭柳惠。
今愧孙登。
内负宿心。
外恧良朋。
仰慕严郑。
乐道闲居。
与世无营。
神气晏如。
咨予不淑。
婴累多虞。
匪降自天。
寔由顽疎。
理弊患结。
卒致囹圄。
对答鄙讯。
絷此幽阻。
实耻讼寃时不我与。
虽曰义直。
神辱志沮。
澡身沧浪。
岂云能补。
嗈嗈鸣鴈。
奋翼北游。
顺时而动。
得意忘忧。
嗟我愤叹。
曾莫能俦。
事愿违。
遘兹淹留。
穷达有命。
亦又何求。
古人有言。
善莫近名。
奉时恭默。
咎悔不生。
万石周慎。
安亲保荣。
世务纷纭。
祗搅予情。
安乐必诫。
乃终利贞。
煌煌灵芝。
一生三秀。
予独何为。
有志不就。
惩难思复。
心焉内疚。
庶勖将来。
无馨无臭。
采薇山阿。
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
颐性养寿。

作者简介

嵇康
嵇康 魏晋诗人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轻车迅迈。
息彼长林。
春木载荣。
布叶垂阴。
习习谷风。
吹我素琴。
交交黄鸟。
顾俦弄音。
感悟驰情。
思我所钦。
心之忧矣。
永啸长吟。
抄抄翔鸾。
舒翼太清。
俯眺紫辰。
仰看素庭。
凌蹑玄虚。
浮沉无形。
将游区外。
啸侣长鸣。
神不存。
谁与独征。
昔蒙父兄祚。
少得离负荷。
因疏遂成懒。
寝迹北山阿。
但愿养性命。
终己靡有他。
良辰不我期。
当年值纷华。
坎凛趣世教。
常恐婴网罗。
羲农邈已远。
拊膺独咨嗟。
朔戒贵尚容。
渔父好扬波。
虽逸亦已难。
非余心所嘉。
岂若翔区外。
餐琼漱朝霞。
遗物弃鄙累。
逍遥游太和。
结友集灵岳。
弹琴登清歌。
有能从我者。
古人何足多。
详观凌世务。
屯险多忧虞。
施报更相市。
大道匿不舒。
夷路值枳棘。
安步将焉如。
权智相倾夺。
名位不可居。
鸾凤避罻罗。
远托昆仑墟。
庄周悼灵龟。
越稷畏王舆。
至人存诸己。
隐璞乐玄虚。
功名何足殉。
乃欲列简书。
所好亮若兹。
杨氏叹交衢。
去去从所志。
敢谢道不俱。
所亲安在。
舍我远迈。
弃此荪芷。
袭彼萧艾。
虽曰幽深。
岂无颠沛。
言念君子。
不遐有害。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