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译文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
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 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
岁暮注解
岁暮赏析
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且二字均仄声,读来更抑郁寡欢,仿佛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境战争,时局艰难,朝廷却无人请缨抗敌,而自己漂泊异乡,孤独寂寞;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里懦弱无能的大臣们的谴责;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语言简洁,感情真挚。 首联“岁暮远为客”,“远”字不是对成都草堂言,而是对河南老家言。诗人流寓西蜀,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羁旅生活,故有“远为客”之叹。但是西蜀一隅也仍然不平静,所以接下去便说“边隅还用兵”。“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席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另外,“还”字又有又、复意,意谓中原战事未了,川中徐知道叛乱刚平,而吐蕃之侵袭又至,战乱似永无宁日。 “还”字隐含诗人对生活和时局的失望与叹息。于此可见杜甫炼字的功力,极为平常的字,出自杜手,便往往辞警意丰,耐人咀嚼。当时吐蕃的威胁日益严重,当年七月,吐蕃入寇,侵取河陇,十月攻入长安,唐代宗出奔陕州,十二月又攻陷松维保三州(均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抵御,全川为之震动。 颔联“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二句承上“用兵”,具体写吐蕃侵蜀之事。“烟尘”,吐蕃兵马过处尘土蔽天,代指吐蕃军队。“鼓角动江城”写备战情形。“动”字既显出战争的紧迫,形势的严重,又写出吐蕃入侵给社会带来的动荡。这一联相当警策生动,前句写雪岭,后句写江城;前句写吐蕃,后句写唐军;前句是所闻,后句是亲见;一远一近,概括而形象地写出吐蕃来势之猛和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 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此句既指吐蕃入侵以来的情况,又是对安史之乱以来时局的高度概括。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人民天天都在流血,在呻吟,国家处于十分危急之中。“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杜甫和他们不同,他早年就怀有“致君尧舜”的宏愿,当此国家危殆、生民涂炭之际,更激发了他舍身报国的意愿。 尾联“济时敢爱死”,为济时活民,岂敢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杜甫是希望“请缨”的,但是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自从疏救房培,他被朝廷冷落,流寓西蜀,寄人篱下,连生活尚且经常发生危机,哪有机会和条件过问国事。“寂寞壮心惊”,在客居边隅的寂寞岁月中,壮志一天天消磨,每想及此,诗人便感到愤激,不由得拍案惊起,心如刀割。 这首诗,前四句主要陈时事,后四句主要抒怀抱,层次清楚,结构井然,语无虚设,字字中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殷忧和关注,对国家的热爱,对庸懦无能的文武大员的失望和谴责,也抒发了他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也很有特色,如借代修辞手法,颔联中的“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而且还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杜甫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又如“对偶”和“双关”手法,诗题“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杜甫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本诗还运用了虚实结合描写手法,如“边偶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杜甫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杜甫“敢爱死”对比;杜甫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
作者简介
议在云台上,谁扶黄屋尊。
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
恐失东人望,其如西极存。
时危当雪耻,计大岂轻论。
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
牵裾恨不死,漏网荷殊恩。
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穷冬客江剑,随事有田园。
风断青蒲节,霜埋翠竹根。
衣冠空穰穰,关辅久昏昏。
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建都十二韵。唐代。杜甫。 苍生未苏息,胡马半乾坤。议在云台上,谁扶黄屋尊。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恐失东人望,其如西极存。时危当雪耻,计大岂轻论。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牵裾恨不死,漏网荷殊恩。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穷冬客江剑,随事有田园。风断青蒲节,霜埋翠竹根。衣冠空穰穰,关辅久昏昏。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江云何夜尽,蜀雨几时干。
行李须相问,穷愁岂有宽。
君听鸿雁响,恐致稻粱难。
重简王明府。唐代。杜甫。 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江云何夜尽,蜀雨几时干。行李须相问,穷愁岂有宽。君听鸿雁响,恐致稻粱难。
神仙才有数,流落意无穷。
骥病思偏秣,鹰愁怕苦笼。
看君用高义,耻与万人同。
敬简王明府(甫尝为唐兴县宰王潜作客馆记疑即王明府)。唐代。杜甫。 叶县郎官宰,周南太史公。神仙才有数,流落意无穷。骥病思偏秣,鹰愁怕苦笼。看君用高义,耻与万人同。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
老夫贪佛日,随意宿僧房。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唐代。杜甫。 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老夫贪佛日,随意宿僧房。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梅雨。唐代。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猜你喜欢
- 《商 人》泰戈尔
- 《渔家傲·雪后西山崖壁峭》许有孚
- 《梅梢月·春到人间》杨弘道
- 《太常引·扣声寂寞播阳春》耶律铸
- 《大江东去·悲哉秋气》段克己
- 《微言》纪伯伦
- 《白庄道中·暖风迟日弄春晴》党怀英
- 《山中见桃花李花》吴激
- 《春雪·丰年不救两河饥》史肃
- 《羁绊》歌德
- 《杂诗·汉梁王苑古台西》王涧
- 《赋耐冻青·耐冻虽微物》王涧
- 《游华山·我与青山有旧盟》赵秉文
- 《宿遂初园·病身三日园亭主》赵秉文
- 《杂诗·倚岩萧寺据危崖》刘豫
- 《元日·新历从头数》佚名
- 《通济桥·五丁凿石极坚顽》杨果
- 《留别儒禅·溪行鱼不畏》杨果
- 《狸奴画轴·三生白老与乌员》王良臣
- 《临江仙·佳节喜逢长久日》姚述尧2
- 《不识自家》佚名
古诗大全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春风的古诗大全
- 写次韵的古诗大全
- 写平生的古诗大全
- 写梅花的古诗大全
- 写东风的古诗大全
- 写风雨的古诗大全
- 写西风的古诗大全
- 写江南的古诗大全
- 写秋风的古诗大全
- 写回首的古诗大全
- 写百年的古诗大全
- 写风流的古诗大全
- 写天地的古诗大全
- 写相逢的古诗大全
- 写悠悠的古诗大全
- 写可怜的古诗大全
- 写少年的古诗大全
- 写寂寞的古诗大全
- 写江湖的古诗大全
- 写流水的古诗大全
- 写功名的古诗大全
- 写清风的古诗大全
- 写夕阳的古诗大全
- 写日月的古诗大全
- 写天涯的古诗大全
- 写长安的古诗大全
- 写纷纷的古诗大全
- 写萧萧的古诗大全
- 写西湖的古诗大全
- 写乾坤的古诗大全
- 写黄金的古诗大全
- 写杨柳的古诗大全
- 写江山的古诗大全
- 写扁舟的古诗大全
- 写桃花的古诗大全
- 写岁月的古诗大全
- 写桃李的古诗大全
- 写落日的古诗大全
- 写文章的古诗大全
- 写绝句的古诗大全
- 写风月的古诗大全
- 写芙蓉的古诗大全
- 写富贵的古诗大全
- 写读书的古诗大全
- 写蓬莱的古诗大全
- 写白日的古诗大全
- 写去年的古诗大全
- 写春色的古诗大全
- 写今朝的古诗大全
- 写白头的古诗大全
- 写世间的古诗大全
- 写徘徊的古诗大全
- 写新诗的古诗大全
- 写斜阳的古诗大全
- 写神仙的古诗大全
- 写黄昏的古诗大全
- 写凄凉的古诗大全
- 写登临的古诗大全
- 写将军的古诗大全
- 写浮云的古诗大全
- 写四海的古诗大全
- 写山水的古诗大全
- 写分明的古诗大全
- 写世事的古诗大全
- 写惆怅的古诗大全
- 写太平的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