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升琼台顶石崖有仙人脚迹
清晓升琼台顶石崖有仙人脚迹
乱石排天倚岚壁,苔痕不犯松乔迹。
上通群帝集台斗,下鉴十洲通碣石。
树呼清风杂今古,山遗宿润从开辟。
丹翁曾同玉女醉,樵者亦见仙人弈。
云飞磴道晴掩冉,露湿衣裳香滴沥。
洞中灵君来不来,鹤归冲落桃花碧。

作者简介

高似孙
高似孙 宋代诗人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砥苍岩兮燕危磐,枕渊洄兮夏留寒。
谷怀烟兮川引雾,出渔乡兮人樵路。
屋如悬兮石将危,荡兰舟兮扬桂旗。
江有蓠兮溪有荪,沙一抹兮云垂垂。
耒宜雨兮帆宜风,香在罏兮各为功。
村醪熟兮春无度,水羞香兮雪登俎。
晴阴节兮花乱飞,老渔歌兮野巫舞。
灵埃乐兮憺忘归,人无忘兮雨而雨过天青。
维余舟兮款神关,石{左缶右齿}{左缶右齿}兮萝漫漫。
帷之褰兮风毳急,石右憩兮苔痕斑。
潭中人兮夜渔急,神鱼舞兮阴妃泣,报灵君兮千罟集。
水如练兮月冥冥,若有弦兮作湘声。
舟欲去兮且复留,耿不官兮空隐忧。
天人皆奇人,一以文为主。
至今昆仑山。
犹有群玉府。
虚无天之根,清净道所祖。
也知自羲翁,此妙泄盘古。
老氏启藏室,八神负猛虡。
玉垂太上篇,金写神仙语。
舜璿奔一机,汉宫鉴万户。
璆谐玉女下,雷吼苍龙舞。
侍晨校琅简,玉卿譔瑶谱。
两垣协躔度,四溟节风雨。
恭惟上帝骘,哀此下民苦。
昭昭悬朗监,历历开蒙瞽。
粤从擘混沌,孰不趋子午。
六爻本乎健,五行依乎土。
神机迭经纬。
和应相律吕,子能发此钥,太微开帝宇。
翠岳竦神秀,玉衡直三台。
上有长生君,含光赤城台。
阳崖烨金芝,阴壑生碧苔。
独立云在下,一啸仙俱来。
丹郎醉不醒,玉女声如孩。
帝乡风自寒,洞口花长开。
所嗟尘埃中,那有神仙才。
秦皇漫东海,汉武空蓬莱。
此山即蓬莱,其下通弱水。
万里奏上帝,一岳留仙史。
逍遥丹霞上,出没流精里。
夜子鹤又叫,月晕风欲起。
自从西磵去,复见东峰峙。
松施神农萝,石护尧时髓。
无中犹有象,玄外更无旨。
略闻赤松道,浩劫不可纪。
木蔌蔌兮皆冬,汛山林兮迎雪。
匠此妙兮磅礴,信天人兮豪杰。
当是时雁分黯淡之云,花弄扶疏之月。
酒涉隽兮少对,诗造微兮自悦。
天山兮谁饥,蔡州兮谁决。
眇斯人兮毋作,雪霏霏兮空洁。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