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范景仁侍郎移竹
次韵范景仁侍郎移竹
双桧生南户,丛筠种北墙。
交阴奉君子,为伴老中堂。
露洗秋阶绿,风含夏簟凉。
栽花知已误,新上一番霜。

作者简介

苏辙
苏辙 宋代诗人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兴事常苦易,成事常苦难。
不督雨中役,安知民力殚。
年来上功勋,智者争雕钻。
山河不自保,疏凿非一端。
讥诃西门豹,仁智未得完。
方以勇自许,未恤众口叹。
天心闵劬劳,雨涕为泛澜。
不知泥滓中,更益手足寒。
谁谓邑中黔,鞭箠亦不宽。
王事未可回,后土何由乾。
信美非吾土,三吴一水中。
亭高望已极,舟入去无穷。
朝市知安在,湖山信有功。
遨游逐凫鸭,饮食数鱼虫。
波浪喧朝夕,梅烝变绿红。
逢人问京洛,去国长儿童。
同舍情相接,邻邦信屡通。
相邀欲相过,道里讯溪翁。
托身游宦乡,终老羡箕颍。
隐居亦何乐,亲爱形随影。
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
翩然事舟楫,弃此室庐静。
平明知当发,中夜抱虚警。
永怀江上宅,归计失不猛。
人生徇所役,有若鱼堕井。
远行岂易还,剧饮终难醒。
不如早自乞,闲日庶犹永。
世事非所忧,多忧亦谁省。
放舟清淮上,荡潏洗心胸。
所遇日转胜,恨我不得同。
江淮忽中断,陂埭何重重。
紫蟹三寸筐,白凫五尺童。
赤鲤寒在汕,红粳满霜风。
西成百物贱,加餐慰贫穷。
胡为复相念,未肯安南东。
人生免饥寒,不受外物攻。
不见田野人,四壁编茅蓬。
有食辄自乐,谁知富家翁。
芳樽酌水清无淤,梨园著雪迷根株。
邺官士女喜行乐,坐上醉客谁亲疏。
倦游不知岁月过,痛饮渐觉筋骸苏。
风吹落片乱鹅毳,雨结细实骈明珠。
云屯冰积动论顷,谁信城郭涵村墟。
坐观明媚低照席,行看繁闹横遮驹。
我贫不办供酒炙,侧耳日听交朋呼。
无端人事巧拘束,曾不见置闲须臾。
长鲸渴水求入海,老骥伏枥思就车。
清明未过春未老,寒食岂必节与除。
二君为我重置酒,席上醉倒交相扶。
欢娱安用苦酬酢,叫啸不畏相罪辜。
昏然已觉万物小,下视吏役真婢奴。
请君数具牛酒费,此外百事何能如。
昔与君同巷,参差对柴荆。
艰难奉老母,弦歌教诸生。
藜藿饱臧获,布褐均弟兄。
贫贱理则穷,礼义日益明。
我亲本知道,家有月旦评。
逡巡户牖间,时闻叹息声。
善恶不可诬,孝弟神所听。
我见此家人,处约能和平。
它年彼君子,岂复地上行。
尔来三十年,遗语空自惊。
松阡映天末,苦泪缘冠缨。
子亲八十五,皤然老人星。
安舆及禄养,平反慰中情。
月俸虽不多,足备甘与轻。
今年复考课,得秩真代耕。
倚门老鹤望,策马飞鸿征。
归来岁云莫,手奉屠苏觥。
我诗不徒作,以遗乡党铭。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