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季长少卿尘外亭韵
和张季长少卿尘外亭韵
金城玉垒雄西边,云崖凛凛摩苍天。
环城万井四十里,无处著眼江头烟。
我来登临重叹息,搜索胜景披云巅。
结亭百雉上南郭,山川映带围桑田。
春风城南细麦好,夏雨城北圆荷鲜。
长澜四溢去不断,茂林百种森当前。
朝光下卷西山雾,界天一白如熔甄。
两年寂寞谁知己,一日邂逅诗中仙。
品题印可喜所遇,澜翻笔下源流泉。
平山醉翁何以重,一词一记垂千年。
于今尘外已独步,壮观绝致谁争妍。
痴儿莫苦簿书债,一笑亭上应忘筌。
春来花柳剩遨乐,念我一舸方东遄。
甘棠遗爱定无有,赤壁怀去犹能全。
他年吴蜀问安好,简缯各寄沧浪篇。

作者简介

袁说友
袁说友 宋代诗人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江行了不按春光,江路欣看得海棠。
浅蘸深红丛蓓蕾,细开浓白巧梳妆。
蜀花但鬭胭脂湿,荆种新傅腻粉香。
行客绿纷正寥落,为渠着语快飞觞。
明朝上巴江,日日峡中行。
天险三峡路,峡险滩头程。
就中十二滩,新滩尤右惊。
父老记往时,此地江流平。
一朝陵谷变,崩裂山峥嵘。
大崖江里卧,小石江心横。
作此一大滩,水石相吞并。
涛雷殷昼夜,浪雪鸣轩轰。
空山十里遥,已接千鼓声。
末流到山尾,犹作汹涌鸣。
朝家忧病涉,遣使劳经营。
辇石竟无谋,舟至不敢征。
东来西上者,因有盘滩名。
我来滩水傍,滚沸如煎烹。
众畏岂不畏,稚耋栖檐楹。
遐观一舟来,掀浪嘈鼓钲。
群夫山下蚁,百丈风中筝。
冲涛已颭滟,转柁犹欹倾。
戛戛到龙门,艰苦如颉羹。
须臾近平峡,便觉天地清。
携孥稳乘舟,相庆如更生。
蜀道登天难,于此论始明。
况我衰病余,怀此忧惧情。
国恩念未报,一叶身为轻。
小臣抱孤忠,思有称使令。
举酒望星河,作诗聊自评。
直上风顶山,如接天上主。
环观千里内,此山峙为主。
循披下山脊,翠石满原膴。
巉岩巧雕刻,诡特效蟠舞。
青苍高一色,磊块千万数。
光腻细泼油,滋腴润经雨。
攒太石林居,绵地三茅宇。
大湖石可并,灵壁磬同取。
少却俄回首,一洞视须俯。
崖深拱四壁,下蛰蛟龙虎。
梯蹑不可下,蹲望深可怖。
但觉拂衣尘,微风洞门鼓。
太息天地间,纷纷诧奇睹。
云收树阴转,山净川华吐。
长吟笔力穷,小憩去程阻。
矶到三山峻,涛奔乱石滨。
吟哦灵女庙,游奕护江神。
古往人何在,幽冥事已深。
平生仗忠信,持此问天津。
櫂歌江峡三月程,颇厌风涛困征橹。
驱车山路两旬浃,又觉崎岖萃劳苦。
甘溪岭下冉村路,一道渠江拆山坞。
风平雨细无皱面,浥浥寒漪清客暑。
渡船也学钲鼓声,催上篮舆傍江浒。
夷犹短楫瞥眼过,却怀江程久如许。
山踪水迹本游戏,南北东西惯安处。
兹行两脚不遗力,千里环山几艰阻。
一江淼淼横目前,如渴得泉旱得雨。
流波闻向合州去,却入恭江汇西溆。
便欲挟浪扁舟西,褰裳回首忻从之。
君恩如天未酬,一念惓惓系孤变。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