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见忆兼伤仲远
酬乐天见忆兼伤仲远
死别重泉閟,生离万里赊。
瘴侵新病骨,梦到故人家。
遥泪陈根草,闲收落地花。
庾公楼怅望,巴子国生涯。
河任天然曲,江随峡势斜。
与君皆直戆,须分老泥沙。

作者简介

元稹
元稹 唐代诗人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神鞭鞭宇宙,玉鞭鞭骐骥。
紧綛野节鞭,本用鞭赑屃。
使君鞭甚长,使君马亦利。
司马并马行,司马马憔悴。
短鞭不可施,疾步无由致。
使君驻马言,愿以长鞭遗。
此遗不寻常,此鞭不容易。
金坚无缴绕,玉滑无尘腻。
青蛇坼生石,不刺山阿地。
乌龟旋眼斑,不染江头泪。
长看雷雨痕,未忍驽骀试。
持用换所持,无令等闲弃。
答云君何奇,赠我君所贵。
我用亦不凡,终身保明义。
誓以鞭奸顽,不以鞭蹇踬。
指撝狡兔踪,决挞怪龙睡。
惜令寸寸折,节节不虚坠。
因作换鞭诗,诗成谓同志。
而我得闻之,笑君年少意。
安用换长鞭,鞭长亦奚为。
我有鞭尺馀,泥抛风雨渍。
不拟闲赠行,唯将烂夸醉。
春来信马头,款缓花前辔。
愿我迟似挛,饶君疾如翅。
荷叶团圆茎削削,绿萍面上红衣落。
满池明月思啼螀,高屋无人风张幕。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
三十里有馆,有馆名芳溪。
荒邮屋舍坏,新雨田地泥。
我病百日馀,肌体顾若刲荒气填暮不食,早早掩窦圭。
阴寒筋骨病,夜久灯火低。
忽然寝成梦,宛见颜如珪。
似叹久离别,嗟嗟复凄凄。
问我何病痛,又叹何栖栖。
答云痰滞久,与世复相暌。
重云痰小疾,良药固易挤。
前时奉橘丸,攻疾有神功。
何不善和疗,岂独头有风。
殷勤平生事,款曲无不终。
悲欢两相极,以是半日中。
言罢相与行,行行古城里。
同行复一人,不识谁氏子。
逡巡急吏来,呼唤愿且止。
驰至相君前,再拜复再起。
启云吏有奉,奉命传所旨。
事有大惊忙,非君不能理。
答云久就闲,不愿见劳使。
多谢致勤勤,未敢相唯唯。
我因前献言,此事愚可料。
乱热由静消,理繁在知要。
君如冬月阳,奔走不必召。
君如铜镜明,万物自可照。
愿君许苍生,勿复高体调。
相君不我言,顾我再三笑。
行行及城户,黯黯馀日晖。
相君不我言,命我从此归。
不省别时语,但省涕淋漓。
觉来身体汗,坐卧心骨悲。
闪闪灯背壁,胶胶鸡去埘。
倦童颠倒寝,我泪纵横垂。
泪垂啼不止,不止啼且声。
啼声觉僮仆,僮仆撩乱惊。
问我何所苦,问我何所思。
我亦不能语,惨惨即路岐。
前经新政县,今夕复明辰。
置置满心气,不得说向人。
奇哉赵明府,怪我眉不伸。
云有北来僧,住此月与旬。
自言辨贵骨,谓若识天真。
谈游费閟景,何不与逡巡。
僧来为予语,语及昔所知。
自言有奇中,裴相未相时。
读书灵山寺,住处接园篱。
指言他日贵,晷刻似不移。
我闻僧此语,不觉泪歔欷。
因言前夕梦,无人一相谓。
无乃裴相君,念我胸中气。
遣师及此言,使我尽前事。
僧云彼何亲,言下涕不已。
我云知我深,不幸先我死。
僧云裴相君,如君恩有几。
我云滔滔众,好直者皆是。
唯我与白生,感遇同所以。
官学不同时,生小异乡里。
拔我尘土中,使我名字美。
美名何足多,深分从此始。
吹嘘莫我先,顽陋不我鄙。
往往裴相门,终年不曾履。
相门多众流,多誉亦多毁。
如闻风过尘,不动井中水。
前时予掾荆,公在期复起。
自从裴公无,吾道甘已矣。
白生道亦孤,谗谤销骨髓。
司马九江城,无人一言理。
为师陈苦言,挥涕满十指。
未死终报恩,师听此男子。
竹簟衬重茵,未忍都令卷。
忆昨初来日,看君自施展。
十里抚柩别,一身骑马回。
寒烟半堂影,烬火满庭灰。
稚女凭人问,病夫空自哀。
潘安寄新咏,仍是夜深来。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