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令·竹冠顶按
河传令·竹冠顶按
竹冠顶按。
更竹作水瓶,至今常将手盥。
竹杖竹蓝,竹笠竹车竹钻。
竹林中,竹笛鸣,声自唤。
木鞋衬脚真热暖。
木做盘儿,镜磨明圆满。
木箸木匙,木杓木盔木碗。
木阴间,木牛耕,田三段。

作者简介

王哲
王哲 元代诗人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思算思算四假凡躯,干甚厮玩。
元来是、走骨行毙,更夸张体段。
明灵慧性真灿烂。
这骨骸须换。
害风子、不藉人身,与神仙结伴。
凡躯莫藉。
把惺惺了了,自然明明构架。
行住坐卧,须要清清闲暇。
气神和,结成珠,堪教化。
张弓举箭能亲射。
红心正中,赶退周天卦。
*贴中间,并出霞光无价。
五行违,脱阴阳,超造化。
营躯手段。
这饥寒未免,上街须当唱唤。
提个清,了了惺惺铁罐。
觅残馀,声声叫,道摄乱。
极承贵府人悯叹。
唯愿诸公,心怀常照管。
选甚冷吃,将来腹中煎*。
炼重阳,方堪看,害风汉。
自家声,唱出谁能测。
有个头青容白。
正是石娥来应拍。
身窈窕,腰如搦。
偏柔软、舞婆娑,金璧珠,都索。
要皆令尽,酬此功格。
才闻玉蕊香,正是琼花坼。
两*藓藓同色。
便使灵童令采摘。
相合就、堪怜惜。
呈妙妙、出玄玄,超碧汉,分明顾,动新音、永作仙客。
万红憔悴。
秋光独锐。
虽有番,颜色按,中央殊丽。
时分惜黄花,九日同天意。
冒浓霜.放开金*。
篱畔渊明喜。
白衣来至。
忽然间,走出个重阳小子。
应手搅清香,认得头间瑞。
插三枝、蓬莱一醉。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