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
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
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
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
霜台降群彦,水国奉戎旃。
绣服开宴语,天人借楼船。
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
卷身编蓬下,冥机四十年。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译文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月亮化为五条白龙,飞上了九重云天。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范阳叛军如胡地黄沙飞离北海,闪电一般横扫洛阳。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胡虏的箭雨一般射向宫阙,皇帝的车驾逃往四川。

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英明的王子秉受朝廷的谋划,执掌兵权靖清南边。

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军旗漫卷,如大海波涛;武器森列,似江上的云烟。

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一人指挥百万大军,张弛聚散,号令森严。

霜台降群彦,水国奉戎旃。御史台来了众多英贤,在南方水国,举起了军旗。

绣服开宴语,天人借楼船。绣衣御史宴集一起,杰出的永王借给楼船。

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好似登上黄金台,谒见紫霞中的神仙。

卷身编蓬下,冥机四十年。我藏身于茅屋里面,不问世事四十年。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岂知隐居草泽的人,腰里有着锋利的龙泉。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一剑挥去,劈开浮云,发誓要扫清幽燕。

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如今很想与诸位御史.静心讨论金匮兵书。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大家都感谢王子的恩德,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所希望的是平定叛乱,功成身退,追随鲁仲连。

月亮化为五条白龙,飞上了九重云天。 范阳叛军如胡地黄沙飞离北海,闪电一般横扫洛阳。 胡虏的箭雨一般射向宫阙,皇帝的车驾逃往四川。 英明的王子秉受朝廷的谋划,执掌兵权靖清南边。 军旗漫卷,如大海波涛;武器森列,似江上的云烟。 一人指挥百万大军,张弛聚散,号令森严。 御史台来了众多英贤,在南方水国,举起了军旗。 绣衣御史宴集一起,杰出的永王借给楼船。 好似登上黄金台,谒见紫霞中的神仙。 我藏身于茅屋里面,不问世事四十年。 岂知隐居草泽的人,腰里有着锋利的龙泉。 一剑挥去,劈开浮云,发誓要扫清幽燕。 如今很想与诸位御史.静心讨论金匮兵书。 大家都感谢王子的恩德,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所希望的是平定叛乱,功成身退,追随鲁仲连。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注解

1
皇舆:皇帝坐的车,代指唐玄宗。
2
播迁:流亡。
3
英王:指水王李璘。
4
庙略:指朝廷的谋划。
5
秉钺:持斧,借指执掌兵权。
6
霜台:御史台,御史职司纠弹,严肃如霜,故名。此处借以赞美永王幕府诸侍御。
7
戎旃:军旗。奉戎旃,谓参加永王军队。
8
绣服:指传御。
9
天人:才能杰出者,谓永王璘。
10
黄金台:又称金台、燕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甫。战国时,燕昭王筑此台,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
11
编蓬:编结蓬草以为门户,喻平民居处。
12
冥机:息机,不问世事。
13
龙泉:即龙渊,古代传说中著名铸工欧冶子干将所造的利剑。
14
决:劈开。“上决浮云,下绝地纪。今北京市、河北北部以及辽宁西部一带,是安禄山的根据地。
15
金匮篇:兵书名。《隋书·经籍志》有《太公金匮》二卷。
16
旄头:即昂宿,胡星。旄头灭,指平定安史之乱。
17
鲁连:即战国时鲁仲连。曾为赵国退秦军,事后不受赵国赏赐,功成身退。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赏析

奚禄诒日本篇:“首序禄山之乱,次入永王,次入诸侍御,次自序,末勉诸公以报国。”正道出了全诗的结构及其主题。

开头六句叙写安史叛军的嚣张气焰及其叛乱的主要过程。其中“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虏箭雨官阙”等句对当时的形势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皇舆播迁”四字则道出了唐王朝腐败,不堪叛军一击的可悲情况。诗句间诗人的爱憎感情是很鲜明的。

接下六句叙写永王承朝廷委任,率军南下的情景。“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两句,是描写永王的旌旗舒卷有如海涛,武器罗列有如江烟的雄壮气势。“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两句是对永王璘的热情赞美。

再下六句赞扬诸侍御才华出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身赴宴会“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的畅快心情。

再下六句是抒写自已的爱国之志。表明他尽管是一个“草间人”,但是他的腰下却有“龙泉”宝剑,意在强调自己有非凡的才干,“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两句是紧承上面四句,作一收束,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愿为国家平定叛乱的雄心壮志。这几句写得词情慷慨,意气挥放。

最后六句勉励四座诸公要齐心协力,不惜微躯,尽力报国。这几句既是勉励大家,也是激励自己,所以最后又归结到自身上来,表明自己平素所怀的功成身退的理想。全诗共分五层,每六句一转,结构井然,气韵流动,有力地抒发了爱国的豪情。诗中先叙安史之乱,次述永王的率军平乱;再次赞美诸侍御的清正严明;最后表明自己渴望为平定叛乱贡献出一切力量,并勉励大家尽力报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唐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
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
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
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
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
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
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
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借问久疏索,何如听讼时。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应念投沙客,空馀吊屈悲。
鹦鹉洲横汉阳渡,水引寒烟没江树。
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
其中字数无多少,只是相思秋复春。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
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
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
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
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
汉求季布鲁朱家,楚逐伍胥去章华。
万里南迁伍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
闻道青云贵公子,锦帆游戏西江水。
人疑天上坐楼船,水净霞明两重绮。
相约相期何太深,棹歌摇艇月中寻。
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