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余尧辅诗因成七言四韵
览余尧辅诗因成七言四韵
少年心苦向毛锥,老大生涯只有诗。
哀乐万端成画绘,江山大半入鑪鎚。
格如平易人多爱,意到幽深鬼未知。
白发尚新才不尽,几时吟兴是衰时。

作者简介

李觏
李觏 宋代诗人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堂前一级似堦墀,无石无甎只旧基。
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
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
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
荧荧背明灯,黯黯垂疏帷。
阶庭岂不好,蚊虫苦相期。
坏扇无清风,暗树多斜枝。
屈指山泉侣,寂寥空所思。
行非为客住非家,此去庐山况不遐。
要见南朝旧人物,池中唯有白莲花。
光明人所好,幽暗此何为。
树在豀无影,禽来鹘未知。
爱花留润与,避日卷阴移。
底事偏相恼,天涯欲望时。
尝闻有为法,佛说如梦幻。
胡然座堵波,香花耀凡眼。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