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
凤阙澄秋启,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
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
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
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作者简介

李治
李治 唐代诗人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今宵冬律尽,来朝丽景新。
花余凝地雪,条含暖吹分。
绶吐芽犹嫩,冰已镂津。
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
送迎交两节,暄寒变一辰。
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峦。
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
璜亏夜月落,靥碎晓星残。
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
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
亏星凋夜靥,残月落朝璜。
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
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屏欲除奢政返淳。
陌头杨柳恨春迟。
被寒欺。
淡依依。
瘦损王孙,青琐小腰围。
墙外琼枝空照影,翠娥敛,游丝百丈飞。
燕归雁归书问寂。
月细风尖供怨笛。
玉骨成灰圣得回,梦里音容,良是觉来非。
多少江州司马泪。
断肠曲,河声。
为多情、和天也老,不应情遽如许。
请君试听双蕖怨,方见此情真处。
谁点注。
香潋滟、银塘对抹胭脂露。
藕丝几缕。
绊玉骨春心,金沙晓泪,漠漠瑞红吐。
连理树。
一样骊山怀古。
古今朝暮云雨。
六郎夫妇三生梦,肠断目成眉语。
须唤取。
共鸳鸯翡翠、照影长相聚。
西风不住。
恨寂寞芳魂,轻烟北渚。
凉月又南浦。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