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山示圣俞
忆山示圣俞
吾思夷陵山,山乱不可究。
东城一堠余,高下渐冈阜。
群峰迤逦接,四顾无前後。
忆尝祗吏役,钜细悉经觏。
是时秋卉红,岭谷堆缬绣。
林枯松鳞皴,山老石脊瘦。
断径履颓崖,孤泉听清溜。
深行得平川,古俗见耕耨。
涧荒惊麏奔,日出飞雉雊。
盘石屡欹眠,绿岩堪解绶。
幽寻叹独往,清兴思谁侑。
其西乃三峡,嶮怪愈奇富。
江如自天倾,岸立两崖斗。
黔巫望西属,越岭通南奏。
时时县楼对,云雾昏白昼。
荒烟下牢戊,百仞寒溪漱。
虾蟆喷水帘,甘液胜饮酎。
亦尝到黄牛,泊舟听猿狖。
巉巉起绝壁,苍翠非刻镂。
阴岩下攒丛,岫穴忽空透。
遥岑耸孤出,可爱欣欲就。
惟思得君诗,古健写奇秀。
今来会京师,车马逐尘瞀。
颓冠各白发,举酒无蒨袖。
繁华不可慕,幽赏亦难遘。
徒为忆山吟,耳热助嘲诟。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 宋代诗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自古天下事,及时难必成。
为谋於未然,聪者或莫听。
患至而後图,智者有不能。
未远前日悔,可为来者铭。
熙熙彼西人,老死织与耕。
狂羝一朝叛,烽火四面惊。
用兵五六年,首恶竟逃刑。
仰赖天子圣,乾坤量包并。
苗顽不率德,舜羽舞于庭。
谓此虽异类,有生亦含情。
藩篱被触突,譬若豨与◇。
驯扰以刍豢,可呼随指令。
称藩效臣职,冠带复人形。
四海得休息,疮痍肉新生。
敢问前孰失,恃安而弛兵。
酒肴为善将,循默乃名卿。
虑患谓生事,高谈笑难行。
一方兵遽起,愚智共营营。
上烦天子仁,旰食忧吾氓。
谋议及台皁,幽栖访岩扃。
小利不足为,涓流助沧溟。
大功难速就,仓卒始改更。
徒自益纷扰,何由集功名。
乃知深远画,施设在安平。
今也实其时,监前岂非明。
严严经略府,◇俎集豪英。
千营饱而嬉,万马牧在垧。
相公黄合老,与国为长城。
张子美而秀,文章博群经。
从军古云乐,知己士所荣。
感激报恩义,当来请长缨。
无为道士三尺琴,中有万古无穷音。
音如石上泻流水,泻之不竭由源深。
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
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白日愁云阴。
西戎负固稽天诛,勇夫战死智士谟。
上人知白何为者,年少力壮逃浮屠。
自言平戎有古操,抱琴欲进为我娱。
我材不足置廊庙,力弱又不堪戈殳。
遭时有事独无用,偷安饱食与汝俱。
尔知平戎竞何事,自古无不由吾儒。
周宣六月伐猃狁,汉武五道征匈奴。
方叔召虎乃真将,卫青去病诚区区。
建功立业当盛日,後世称咏於诗书。
平生又欲慕贾谊,长缨直请系单于。
当衢理检四面启,有策不献空踟蹰。
◇君为我奏此曲,听之空使壮士吁。
推琴置酒恍若失,谁谓子琴能起予。
粉蕊丹青描不得。
金针线线功难敌。
谁傍暗香轻采摘。
风淅淅。
船头触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
朝阳借出胭脂色。
欲落又开人共惜。
秋气逼。
盘中已见新荷的。
檀槽碎响金丝拨。
露湿浔阳江上月。
不知商妇为谁愁,一曲行人留夜发。
画堂花月新声别。
红蕊调长弹未彻。
暗将深意祝胶弦,唯愿弦弦无断绝。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