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乡诗·洛川依旧好风光
和三乡诗·洛川依旧好风光
洛川依旧好风光,莲帐无因见女郎。
云雨散来音信断,此生遗恨寄三乡。

作者简介

郑良士
郑良士 唐代诗人

郑良士(856~930年),初名昌士,字君梦,福建仙游县孝仁里郑宅(今赖店镇圣泉村)人。唐大中十年(856年)生。唐昭宗景福二年(893)献诗五百首给朝廷,受昭宗李烨赏识,授国子监四门博士,历补阙,累迁康、恩二州刺史。天复元年(901)弃官归隐。王审知主闽,知他才华出众聘为八闽署、馆、驿巡官,后迁建州判官。不久,授威武军节度书记,终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白岩集》十卷,《中垒集》五卷,诗集十卷皆佚。《全唐诗》卷726录其诗三首。《全唐诗补编·续拾》卷34补诗二首。其诗多寄情山水,表现超脱凡尘的思想。代表作如《游九鲤湖》、《题兴化高田院桥亭》等。

郑良士(856~930年),初名昌士,字君梦,福建仙游县孝仁里郑宅(今赖店镇圣泉村)人。唐大中十年(856年)生。唐昭宗景福二年(893)献诗五百首给朝廷,受昭宗李烨赏识,授国子监四门博士,历补阙,累迁康、恩二州刺史。天复元年(901)弃官归隐。王审知主闽,知他才华出众聘为八闽署、馆、驿巡官,后迁建州判官。不久,授威武军节度书记,终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白岩集》十卷,《中垒集》五卷,诗集十卷皆佚。《全唐诗》卷726录其诗三首。《全唐诗补编·续拾》卷34补诗二首。其诗多寄情山水,表现超脱凡尘的思想。代表作如《游九鲤湖》、《题兴化高田院桥亭》等。
女几山前岚气低,佳人留恨此中题。
不知云雨归何处,空使王孙见即迷。
妆成皓腕洗凝脂,背接红巾掬水时。
薄雾袖中拈玉斝,斜阳屏上捻青丝。
唤人急拍临前槛,摘杏高揎近曲池。
好是琵琶弦畔见,细圆无节玉参差。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无姓无名越水滨,芳词空怨路傍人。
莫教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
会稽王谢两风流,王子沉沦谢女愁。
归思若随文字在,路傍空为感千秋。

古诗大全